09:00~10:00
臺灣電影筆記
主持人: 彭宗平
2017/06/26
27:33
在台灣的社會,好像許多聲音都不是很正面,對政府、國會、司法、媒體多所批評,如何了解其中真實的狀況,帶來正面突破?
我們的青年人可能是怎麼想的?他們是刻板印象中的草莓族?還是積極推動社會進展的加速器?
我們的社會風氣還能翻轉嗎?
請聽主持人彭宗平教授,為您帶來社會現象與變遷這一季的精華結語。
1. 亟待改善的媒體環境
製作人李知昂(以下簡稱李):
歡迎收聽《台灣的明天‧明天的台灣》,我是李知昂。在這一季談「社會現象與變遷」的最後,很榮幸再度以製作人的身份,與主持人彭宗平校長,一起為您帶來這一季的結語。
這一季我們從媒體現象談起,再到法治與執行、國會與民主治理,後來轉到青年思維的轉變,以及社會風氣的正向提升。首先談到「媒體現象」,媒體是社會大眾每天都會接觸,也非常關心的,您請到一位媒體界的大老來談,是嗎?
主持人彭宗平教授(以下簡稱彭):
對,我們請了鄭家鐘先生,在媒體界是非常資深的大老。他曾經擔任過《工商時報》的社長、中天電視董事長,以及中國電視公司的總經理,也創辦了中時電子報,所以他等於橫跨了各個領域。雖然他現在不在媒體界,但是也因此,能夠更客觀的看媒體的現象。
李:從鄭家鐘董事長的分享當中,有一個重點是,現在的媒體似乎愈來愈不被民眾信任了。關於這一點,您們是不是有些深入的分析?
彭:這個問題,與媒體的發展過程有很大的關係。鄭董事長說明了台灣媒體四個階段的發展,從早期的特許行業,當時還有黨禁、報禁的情況下,發展到報禁解除,變成一個自由市場,進到戰國時代;後來到2003年,蘋果日報進來,很多的媒體「蘋果化」;2000年之後到今天網路興起,一路的演變,是從大眾媒體發展成小媒體,而且產生一個現象叫「去中心化」。
所謂「去中心化」,就是個別媒體的閱聽人減少,變成分眾、微眾,網路興起之後特別明顯。也因此,媒體對社會的影響起了變化,以前我們把個別媒體都當成社會公器,它也肩負著監督政府的角色,為民喉舌等等,但隨著它們的影響力變小,這個公器的角色,自然也漸漸減小。
但假如把所有的分眾媒體總加起來,鄭董事長倒認為,媒體的影響力還是在的。也就是說,對於媒體扮演「第四權」的角色,我們不能寄望於過去所謂的三大報,或者黃金時代所謂的大眾媒體,而是去中心化,要所有分眾媒體一起來分擔。但它們的資源夠嗎?能做到嗎?的確有待觀察。
李:但影響力的降低,未必一定帶來信賴感的下降,可是我們看到民眾對媒體信賴感是下降的,好像也有一些原因?
彭:因為媒體要競爭,現在已經進入百家爭鳴的時代。台灣又面臨市場規模太小的問題,譬如鄭董事長提到,台灣經濟起飛以後,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台灣整體的廣告量,從過去到現在總量約略是一樣的。但從報紙發展到電視,分走一大塊;現在被網路又分走一大塊。所以整體的廣告量沒有變,但是傳統媒體的經費卻被吃掉了。
李:的確,鄭董事長也提到蠻多的重點,比如說媒體能夠分到的經費變少了,要做深度報導就顯得困難。加上媒體又變得小眾,可能有一些其他問題產生,例如校長您也很強調媒體「政黨化」、有特定立場的問題。對這些問題,是不是鄭董事長也提出一些解決之道?
彭:其實我在導言的時候,也提到媒體發展朝向商業化、弱智化、甚至政黨化,這都是大家觀察到,也體會到的現象。不過展望未來,鄭董事長倒是覺得,有幾個方向大家可以一起來思考,而他對媒體還是寄予厚望。
第一,他提到有一些媒體可以發展成「非營利化」,也就是藉由一些公益團體付費的方式,能夠提升這些媒體公益的功能,讓它們不受營利因素的影響。這樣子的話,它們就比較能夠回歸到媒體本身的功能。這是第一個方法,非營利化。
第二,是多元的經營。事實上很多報業都朝這方向走。大家都知道,所謂的本業,現在已經很難定義了。媒體必須藉由品牌的形象,走向多元的經營,再把其他非媒體本業的利潤,回饋到它的媒體部門,就有能力扮演社會公器,也能成為它所希望建立的品牌。所以多元的經營,也是現有媒體可以走的一個方向。
第三,他也認為,整個媒體的生態需要改變。我們常常看到,報紙調查它的讀者群,電視調查它的觀眾群,這種調查可以更細緻化,例如對某一些族群,到底他們對這一個節目的看法如何?舉個例子,call-in的節目大家都罵,但call-in節目還是有它的市場。可是假如對call-in節目做另一種調查,例如對一些高水準的、文化水平高的觀眾、聽眾來調查,可能它被關注的比例卻是很低的。這時候就可以讓這樣的節目重新省思,是不是方向要改變?所以針對媒體閱聽率、收視率的調查,事實上是有很多技術面可以改善,使得我們有不同的節目,來滿足不同族群的聽眾或觀眾。
2. 司法改革應注重人權
李:接下來進入「法治與執行」的議題,我們邀請到前立法委員、監察委員,也是法界非常重要的律師與學者李復甸教授來到節目,也是我們第一次連續三集分享一個議題。我們特別花了很多時間談到司法改革,是嗎?
彭:對,因為大家都非常關心司法改革。法治影響到我們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所以法治也列為「社會現象與變遷」裡面非常大的議題。確實如您所說,這是節目開播以來,第一次請一位貴賓連續三次對某個議題進行討論。當然,這些討論和時事也有關係,現在政府也在規劃所謂的司法改革,但它顯然不是一步可以到位的,需要長期建立社會的共識,才有可能達成。
李:三集的內容真的非常豐富,本季結語在短短時間,不能涵括全部的重點。不過裡面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要把一個案件的事實,在第一審的時候就確立。像這樣的觀念是不是非常關鍵?
彭:其實不僅是李教授,許多法界人士都認為,台灣的一審、二審、三審,在司法審判的效率與品質上,有很大的問題存在。特別在一審和二審之間,問題很多。其實一審基本上應當是事實審,二審是法律審,三審只是針對有特殊的案例,或是對憲法權利有爭議才進到三審。
但我們現行的司法制度,是從以前的大中國時代沿革而來,在地方的一縣有地方法院,一省有一座高等法院,全國有最高法院。但是在台灣幅員這麼小的情況下,還是照樣走三級,造成一審和二審之間界線的模糊。結果,一審二審之間的來回,常常是兼含了事實審與法律審,最高法院又常常發回更審,所以一個司法審判的程序,往往耗費很長的時間。甚至曾經有一個案子,花費了三十年才審查定案。
李:大約從40歲,審到70歲。
彭:是。
李:除了這一點要進行改善之外,李教授也討論到實際上怎麼做。譬如說第一審要如何把事實釐清得很清楚,也有一些相關的配套,像是當事人進行主義,或是鑑定方面的一些改善。
彭:是。回到剛才的一審、二審、三審,李教授提到的金字塔型審判制度的問題,我在導言也提出,雖然我是外行人,都可以看出其中的問題,做出類似的建議:初審應當是很堅實的事實審,包括所有的證據,各方面都應該非常地齊備。
另外一點也要釐清,檢察官到底是不是司法官?這也是李教授花很多時間在談的。從事實審來看,一審的檢察官與當事人,也就是被告,是站在一個對等的地位,他們是平等的,各自以他們所代表的立場,相互詰問,由法官來做判決。如果今天的司法改革,檢察官的定位也能夠重新釐清的話,刑事案件的檢察官與被告就更能站在平等但對立的立場,互相針對自己的立場來提出他們的看法,然後由法官做決定。所謂當事人進行主義就是如此,堅實的事實審應當這樣做。
當然,要達到堅實的事實審,李教授也提到,應當成立一個國家級的鑑識中心,以中立客觀的立場,收集足夠的資訊,讓法官作為最重要的裁決依據。一旦有這樣的基礎之後,才進到所謂的二審,這是他很重要的一個看法。
另外,還是要回到一個很基本的問題,就是刑事案件的濫訴。不僅李教授提,我在導言也提到,防止檢察官的濫訴非常重要。換句話說,當堅實的第一審已經確定之後,檢察官是否應該就他的權限,再提起上訴?甚至檢察官能不能建議多少的刑期?這方面的問題,李教授從人權律師的觀點來看,答案是否定的,他甚至覺得現行的做法影響了人權,這也是他所提到的重點之一。
李:不過我想要深入談一個問題,剛剛講到當事人進行主義,被告跟檢察官對等。可是問題來了,被告怎麼可能是檢察官的對手呢?
彭:所以在司法審判的過程裡,有一個制度叫做強制辯護,事實上它已經入法了,但是根據統計,只有六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當事人,真正有代理訴訟的律師來幫當事人辯護。所以怎麼樣落實強制辯護,也是一個配套措施。再加上司法改革,必須對檢察官有多少權限加以釐清。這樣的話,對當事人的權利,也就是人權,才會比較有保障。
3. 透明化的國會
李:再來談到國會與民主治理,邀請到哪一位重要的來賓來談?
彭:針對這個議題,我們很榮幸邀請到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的黃秀端院長,她也擔任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的理事長,長期觀察國會的運作,帶來很多第一手的資訊與聽眾分享。
李:黃院長介紹了我們的制度,包括立法院的沿革,或是半總統制之下的一些問題,以及如何讓立法院透明化,是不是請您總結?
彭:對。我想立法院在很多國家就叫做國會,只是我們的名稱叫做立法院。國會本身被賦予一些權限,包括預算的審查權、法案的審查權,甚至可能有立法權。當然在整個過程中,它可以質詢、監督行政院,這些都是立法院被賦予的任務。
不過,從立法的角度來看,很多法條須經過一讀、二讀、三讀,外面的人看起來,卻有些一頭霧水,加上所謂的委員會專業審查,以及黨團協商,就更複雜了。而且大家只要一聽到黨團協商,就覺得它是黑箱作業,不知道到底在做什麼?另外在黨團協商當中,好像無論大小黨都具有同樣的地位,在裡面做了密室協商之後,大家不知道狀況如何,又常常會覺得很多法案被小黨綁架了,這是外界一般的看法。
不過黃院長倒是做了一些澄清與說明,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她提到一讀基本上是預告式的流程,真正比較重要的是委員專業審查。如果委員專業審查沒有共識的話,再送到黨團協商,這是在以前劉松藩院長的時代就設立的。可是在過去,因為很多委員行程太忙,又覺得在專業審查當中,他們沒有曝光的機會,導致缺席,使專業審查效果不彰,一度變成90%重要的法案,都送進黨團協商。加上黨團協商又沒有會議記錄,才產生這樣的問題。
但黃院長提到,隨著立法院的機制逐步改善,現在只剩下差不多20%的法案才送到黨團協商。而且第9屆的立法委員上任之後,現在所有的紀錄都透明化,包括黨團協商的紀錄也透明化,討論的過程也全程錄影。整體來講,立法院是有進步,但是還有很多努力的空間。
特別在最近幾個重要的案子,就是目前在立法院推動的一例一休、年金改革、還有轉型正義這幾個案子,有些涉及到意識型態,有些涉及到黨的利益等等,這些議案如何凝聚社會共識?如何提升相關的立法品質?這些層面假如不能逐步改善的話,大家對立法院的既有印象,大概也沒有辦法去除。也就是說,立法院可能有政黨的惡鬥,國會議事效率的低落,立法品質有待提升等問題,這些是大家既有的印象。只有透過民意的監督與反映,促使立法院逐步改善,大家才可能對國會、或對我們的民主制度有信心。
李:所以這些重大議題真的是千頭萬緒,也有賴所有的聽眾朋友一起來關心,讓台灣更好。
4. 青年思維轉變:陳安穠
李:接著議題轉到青年思維的轉變,邀請了兩位年輕人,分別談了很精彩的理念,是嗎?
彭:是。我們一直認為青年是國家的棟樑,青年人的想法,影響到未來國家發展的方向。我們也知道長期以來經濟的發展M型化,近年來又特別明顯。所以青年人的思想和動力,也跟著M型的分佈來變動。因此我們一直在想,怎麼樣找出一些有代表性的青年,能夠提供一些正能量,引領青年人為未來的社會提供正面的幫助。
第一個,我們邀請了得到2015年霍特獎的陳安穠小姐,她從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手中,拿到一百萬美元的社會企業創業獎金,打敗了兩萬多支來自世界各地的團隊,非常的不容易。第二個,我們邀請到泛科學網PanSci創辦人鄭國威,目前也擔任總編輯。他以網路行家的身分,現身說法,觀察青年人如何透過網路改變社會。
李:陳安穠小姐有一句非常重要的金句,她說青年人應該成為社會的加速器。校長是不是從這一點出發,來談她提到的大膽創新嘗試,以及國際化等議題?
彭:安穠在美國念了碩士,回到台灣工作,後來又到政治大學念IMBA,結識了加拿大、宏都拉斯及薩爾瓦多的同學,後來他們決定組隊去參加霍特獎。他們贏得霍特獎的計畫,是到薩爾瓦多的貧民窟,建立一個學齡前的教育中心。成功之後,他們又把社會企業的模式帶回台灣,來幫助台灣的原住民。
她因為有這麼豐富的參賽經驗,還有她本身工作的資歷與性向,她一直覺得,青年人應當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且要能夠觀察周遭的改變,跳脫框架,然後宏觀地看世界。所以當我問她,妳怎麼樣看待青年人在社會的角色?她就提到,年輕人應當扮演社會正向發展的加速器。而且年輕人要創造正能量,發揮影響力去改變世界。這樣的想法,真的讓我非常地吃驚,她用加速器這樣一個詞彙來勉勵自己。所以我覺得,我們的社會還有很多正能量的年輕人。
李:安穠有沒有提出對年輕人的一些建議?
彭:她認為第一個,年輕人一定要做自己最熱愛的事情,永遠地推動自己,才可能把一件事情做好。第二個,因為她是在國際的平台做社會企業,所以也體會到,年輕人語言的能力必須加強。最後她也認為,年輕人應當要到世界各個角落去,做世界公民。她特別鼓勵大家,關懷地球上的重大事務,比如說聯合國永續發展的目標等等,她覺得年輕人應當關心這些事情。
5. 青年思維轉變:鄭國威
李:您剛剛也介紹了泛科學網的創辦人鄭國威,他不只是從青年的角度來談青年思維,而且有一點很特別,他的觀點值得參考,是因為他長期在網路世界中與青年朋友們互動。
彭:對。所以他對所謂的「次文化」有很深的體認。我們曾經問他,到底次文化如何影響現在青年的想法,他倒是回答得很有趣,他說現在次文化已經越來越多了,而且一些所謂「次文化」可能已經變成主流文化了。
李:是。
彭:我也相當認同。因為文化、文字不可避免要與時俱進。像以前我們從來沒有想過Show會從英文變成一個中文字「秀」,比方作秀。還有很多的字眼都是如此,可見次文化會改變我們日常生活的習慣。像他提到的一些電影,或日本的動漫等等,已經進入到我們青年人的生活與互動當中,相關用語都已經進來了,甚至也影響到老一代的人了。所以「次文化」這種想法可能不見得適當,因為它已經融入了語言跟生活型態當中。
但是他也提到,另外一個所謂的「酸民文化」。就是因為經濟發展的遲緩,許多領域分配不均,造成了世代之間的衝突。由於青年人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充滿了焦慮懊惱,所以累積出一些不愉快的經驗,透過網路迅速地抒發,他覺得這是一種酸民文化。但是他認為這種意氣之爭,不是很重要,因為整個社會還是往正面的方向發展。在這方面,我倒覺得受到很大的啟發。
李:他怎麼反思網路對青年,甚至對各年齡民眾的影響力?
彭:因為他在網路上的投入非常多,他自己也創立了許多網站,收到很大的迴響。他特別提到社群媒體,因為現在很多人手機上癮,社群媒體也上癮了,很容易被數位工具制約,下意識地跟著潮流來轉,失去了很多學習的機會。所以他覺得,如何把網路的角色轉變,反而變成是一種溝通與成長的機會,非常重要。同樣地,他也是從正面的方向,來思考網路怎麼影響未來的社會。
李:國威又怎麼樣從一個青年人的角度,和大家一起共勉?
彭:國威本身大學學的是外文,後來念傳播研究所,可是他做的是科學網站,是很有趣的一個人。他說第一個,一定要鼓勵青年人嘗試,不要怕失敗。像他自己不懂科學,原本以為是缺點或劣勢,反而讓他從不懂的角度提問,更能貼近讀者,變成是優點或優勢。第二個,他還是提到,應當要做全球公民,然後一定要好好思考,找到值得投入的事情,讓世界變得更好。
他提到一句話,假如他沒有好好發揮自己的能量的話,將來他都會愧對他的女兒。因為他的女兒會問,「我們台灣怎麼變成這樣?爸爸你以前有沒有做什麼事情,來試著改變這個情況?」所以他覺得,甚至對下一代我們都有一份責任與義務。
6. 社會風氣的正向提升
李:我覺得從這一句話,就接著帶到下一個議題,談到社會風氣的正向提升,您邀請哪一位來談呢?
彭:這個題目我認為非常的重要,因為我們這個節目,最終就是希望台灣邁向先進文明的社會。而一個先進文明的社會,它的社會風氣,一定是最重要的主軸。我們很榮幸邀請了東海大學社會系的高承恕教授,他是社會學界的名人,也是重量級的學者,現在也擔任逢甲大學的董事長。
李:就他的看法,怎麼樣提升社會風氣呢?特別是一般人可能覺得,這會不會很抽象,或者是一個太大的問題,難以回答?
彭:高教授是經驗豐富,舉重若輕,很快速地切到重點。首先我們回顧台灣社會的變遷,有很多的因素影響,但是他認為少子化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另外當然是教育體制的改變,以及科技的演變,整個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及行為模式。單單從一個少子化,就影響了很多的層面。
特別重要的問題是,到底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包括我們的傳統文化,是不是因為整個社會的變遷,而受到影響?高教授認為傳統文化韌性猶在,他也舉了一些例子,包括像家庭的倫理,應對進退,這些都源自傳統的中華文化,到今日還是深入人心,家庭還是組成社會很重要的一個單元。同時我們也注意到,所謂的親疏遠近,這種人際關係、倫理關係,也是維繫中華文化與家庭的重要支柱。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很快速地告訴我們其立論的重點,
再者,對於整個社會的風氣,他也舉了一個很基本的例子:比方摩托車在街上橫衝直撞,這種社會秩序若沒有被改善,我們的社會風氣是不可能正向提升的。也就是社會一定要有秩序,要有一個規範,才能往正向提升。
李:高教授對社會風氣的正向發展要如何做,又有什麼看法?如何來定義一個先進文明的社會?
彭:我想先歸納一下,對於社會風氣正向發展,高教授至少提出四點:第一,他認為領導人物或標竿人物,他本身的行為舉止,要能夠做大家的典範。第二,在整個社會的運轉上,人與人之間要合作、包容,不是對立,透過合作與分享,才能讓社會變得更好。第三,就是我們的政策,不僅要具備道德性與理想性,還要兼顧適宜性與可行性。第四,最重要的是,整個社會風氣的發展,還是要靠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與企業教育,一起來努力。
當然你也提到,怎麼樣定義一個先進文明的社會?我想我和高教授英雄所見略同,假如一個社會的組成分子,具有美感,具有品味,且讓這些質素深入生活中,就是一個先進文明的社會了。
7. 翻轉負面思維
李:在今天節目最後,我們知道大眾對台灣的社會現象,看法好像不一定是正面的。但是也有一個說法,全世界每一個國家的人民,都在抱怨自己的國家。我們怎麼樣把社會上負面的能量轉化,變成正面的採取行動?
彭:剛才我們已經把這一季的五個議題都做了說明,包括媒體、司法與國會。你說的確實是台灣社會的現象,大家每天都在罵媒體,罵國會,也罵我們的司法。
李:是。
彭:所以我們透過這些論述,希望讓大家比較客觀地了解司法,了解國會的運作,了解媒體現在的情況,不是謾罵,而是促使它們往正向改善。
但是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青年思維。因為青年的思維能夠帶出正向能量的話,社會才能夠有更好的發展。我們也很榮幸邀請到安穠與國威來談,我也特別鼓勵聽眾朋友,能夠再回味這兩集,因為他們確實帶給我很大的震動與鼓勵,扮演了正向能量,還有加速器的角色。而且他們呼籲青年朋友,應當在國際的平台,找到自己適合發揮的地方,勇敢地努力來改變社會,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事情。
第二個關鍵就是社會風氣的正向提升,這是我們這個節目最重要的核心,就是當台灣社會多元發展之後,如何再回顧,重視中華文化固有的道德與美德,包括勤儉、倫理,包括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應對進退等等。如何在中華文化的基礎上面,讓整個社會風氣,能夠變成像高教授所謂的,讓社會在有秩序、有規範的前提下發展。而且能夠邁向有美感、有品味的社會運作,讓品味深入生活型態中,我覺得才能達到我們探討這一季主題的目的。
李:下一季的主題會鎖定哪一個領域?
彭:因為這個節目是在「台灣永續發展」這個主軸上規劃的,談到台灣的永續發展,兩岸關係絕對是不可避免的、一定要談的議題,所以下一季我們要聚焦在兩岸關係。
李:歡迎收聽下一集節目,聽彭宗平校長對兩岸關係帶來一個總體的導言。接下來我們也會邀請重量級的來賓,繼續為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