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時間: | 17:00~18:00 |
---|---|
節目名稱: | 余是經典—Yesterday Once More |
主持人: | 余光 |
17:00~18:00
余是經典—Yesterday Once More
節目時間: | 17:00~18:00 |
---|---|
節目名稱: | 余是經典—Yesterday Once More |
主持人: | 余光 |
主持人: 謝美芳
2019/08/30
11:10
台灣奇蹟思想起–工研院的小故事:工研院推動台灣蔾產業原鄉發展
紅藜的含鈣量高,蛋白質與膳食纖維的含量高達14%,同時有9種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胺基酸,被稱為「料理界的紅寶石」,這種營養價值如此高的作物,甚至被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列入超級食物(Super Food)的清單,也逐漸融入現代人的飲食,無論米飯、沙拉,甚至烹調入菜,都可以看見它的身影——但是你知道嗎?其實紅藜的別稱,是「台灣蔾」。
工研院中分院代理副執行長李士畦,2015年起就投入原民特色作物種植輔導,配合原民會與屏東縣政府,輔導當地住民進行「原鄉特色生態釀產業及科技農業示範區計畫」。這項計畫導入了農業科技,以無毒生態方式調節原鄉土壤體質,創造適合紅藜生長的環境,進而提升紅藜的產量與品質,不僅鼓勵原住民積極耕種,近年更催生紅藜啤酒的上市,成績斐然。
「會開始做台灣藜,其實是一種機緣。」李士畦副執行長說,他自己是屏東人,過去就經常造訪山地門、瑪家等地的原住民部落,當時發現居民會種植一種看起來五顏六色的穀物,一問之下才知道,這是當地非常重要的傳統作物「紅藜(台灣藜)」。當時,台灣藜在部落裡並不算經濟作物,只是一種民族作物,經常被原住民用來用釀酒。李士畦副執行長心想,既然這種作物的營養價值可媲美世界公認的超級食物,又是來自台灣,為什麼不能把它做更高值化的應用?這是屬於科技人的直覺與本能,他認為認為台灣藜應該可以「全株利用」,讓疏苗製作成生菜沙拉,稻殼可用來做生技產品,至於穀物,則可以直接入菜食用。
要讓台灣藜成為一個有產值的產業,首先必須要有穩定的產量,才能吸引食品廠前來購買。因此,李士畦副執行長本著對農業的熱情,決定以打造無毒、循環的生態農業為目標,從屏東三地門的台灣藜著手,導入新科技。團隊先用稻殼與漂流木炭化而成的生物炭,結合土壤的ICT系統監控設備,為當地土壤調整體質,找到最好的施作範圍,再加上複方礦肥、酢液等生態材料,進行補強及病蟲害的預防工作。
科技力量介入了,土壤變得更肥沃了,讓台灣藜的產量進一步提升,訂單自然會跟著到來。只是,科技的介入也需要更多人性的溝通。「當時我們告訴他們,說原本這樣種只能自己吃,不如讓我們科技人來做給你們看。」一開始,當地居民只是採取半觀望的態度,看看團隊究竟能帶來什麼成果,結果經過一季四個月的時間,發現台灣藜的產量竟可成長到原本的三倍之多,讓當地居民眼睛都亮了起來。
台灣藜不含農藥等化學物質,是因為在土壤改造的過程中,團隊一直堅持生態材料,讓它營養價值高,更是整株都健康的有機食材。「但是要把好東西想辦法賣出去,還是一個挑戰。」李士畦副執行長表示,團隊找了國內一家頗具規模的食品廠合作,展現農業科技的成果,讓該食品廠的董事長非常感動,便願意開出相當於市場三倍的價格來收購台灣藜。「過去市面上一公斤的台灣藜大概170塊台幣,我們找了這個食品大廠之後,帶殼的一公斤保證收購價是450塊,去殼的收購價則是600多塊!」
種植台灣藜,為部落帶來了收入,也逐漸改變了原住民的生活態度。原本原住民普遍認為「生活只要過得去就好」,現在他們懂得利用台灣藜增加收入,創造更好的生活品質,這對他們來說,是意想不到的美好轉變。2016年,台東縣政府也開始挹注經費,提升台灣藜的種植面積,原本的種植面積只有30公頃,後來慢慢地擴增,讓產量愈加翻倍。「整個過程中,我們獲得非常多人的協助,才能完成這項任務。」李士畦副執行長的團隊將種植技術傳承給原住民,教他們用最好的設備、方式來耕種,這一支台灣藜的先遣部隊,讓台灣藜被更多人看見。
「『以技術搭台,讓文化來唱戲』!對部落也好、對偏鄉也好,任何一點小小的幫助,對他們來說都是很大的鼓舞。」李士畦副執行長團隊扮演的不只是科技推手,更是文化工作者,讓我們瞭解:從文化的角度來推動農業,才是讓人有感的科技農業技術。從技術輔導、收購機制、品牌建立,他們的付出,讓台灣這片土地變得更加美好——這,才是產業得以屹立不搖、持續蓬勃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