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時間: | 17:00~18:00 |
---|---|
節目名稱: | 余是經典—Yesterday Once More |
主持人: | 余光 |
17:00~18:00
余是經典—Yesterday Once More
節目時間: | 17:00~18:00 |
---|---|
節目名稱: | 余是經典—Yesterday Once More |
主持人: | 余光 |
主持人: 袁常捷
2022/03/02
00:23:00
穿山甲研究員、中興大學昆蟲系博士後研究員孫敬閔:「台灣是全世界少數可以看到野生穿山甲活動的地方,但是近年來流浪犬隻的攻擊,已經成為穿山甲的主要生存威脅。所以呼籲大家不要棄養犬隻,也不要餵食野生的犬隻,共同來維護淺山生態系的健康。」
根據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統計,在救傷中心營運第一年(2020/07-2021/07)接獲的穿山甲救援案例中,高達45%為遭受犬隻攻擊,犬攻擊儼然成為穿山甲近年來的主要威脅。遭到犬隻攻擊的穿山甲,經常在尾巴、四肢與背部留下撕裂傷、穿刺傷,嚴重的話需要截肢,同時也帶給穿山甲極大的心理壓力。
本集節目接續上週主題☛,跟著中興大學昆蟲系博士後研究員孫敬閔博士,與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林宇璇獸醫師,在台東縣池上鄉山區追蹤去年十月野放的雄性穿山甲,瞭解牠在野放之後,是否能順利地在野外繼續生活。
野放之前,孫博士在這隻穿山甲尾巴的鱗片上裝設了無線電發報器,因此我們可以使用無線電接收器進行追蹤。最後定位出這一隻穿山甲個體就是在我們前方山壁上樹林裡不遠處,是一個新定位到的居住洞。
這天需要調整自動相機架設的位置,將其移動至剛剛調查到的新居住洞,來拍攝穿山甲的影像,瞭解牠的生存情況。因此,我們跟隨著孫博士與獸醫師的腳步,前往舊的居住洞取相機。
根據研究,公穿山甲的活動範圍大約為一平方公里,母穿山甲則為其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一隻公穿山甲的活動範圍內,可能就有七、八十個居住洞。在同個活動範圍內的穿山甲會共用這些居住洞,但同一天不會有多隻穿山甲住在同一個居住洞。
孫敬閔博士表示,「穿山甲可能是邊走邊吃,吃到累了,就近有洞就進去睡覺,這些居住洞就像是牠們的『旅館』。」夏天穿山甲在一間旅館可能只會住一天,但是到了冬天,就可能會在同一間旅館住個兩三天;雌性的穿山甲在育幼期,平均一間旅館則會住9到10天左右。
至於穿山甲選擇居住洞的環境,孫博士指出,牠們通常喜歡在比較陡、排水好、遮蔽佳、土層厚的地方挖居住洞。相較之下,覓食洞就沒有這麼講究,哪裡有食物就挖洞過去吃,吃完便離開。我們平常去郊山爬山,在步道旁邊所看到的穿山甲洞,99%以上都是他的覓食洞,「也就是牠們的『餐廳』。」
穿山甲在挖洞時,會將土壤底層的昆蟲、蚯蚓等帶到地面,因此也會吸引其他野生動物到洞穴附近尋寶,甚至有的動物也會來利用這些洞穴,像是鼬獾、食蟹獴,甚至食蛇龜,都可能會躲藏或居住在穿山甲挖的洞穴。
抵達先前架設自動相機的居住洞,取下相機後,我們按原路回到剛剛定位到的新居住洞附近。接著孫敬閔博士又拿出無線電接受器,聆聽訊號,帶領我們爬上坡,穿越竹林、樹林,花了約十分鐘,終於找到這個新居住洞的洞口。這個洞的入口就開在樹林的土層上面,直徑大約13公分,我們偷偷地往內瞧,看看是不是真能看到穿山甲住在旅館裡。結果裡面一片漆黑,根本看不到盡頭,畢竟穿山甲的居住洞可以有5-6公尺深。
林宇璇獸醫師很迅速地將自動相機綁在一旁的樹幹上,調整相機高度並進行測試。測試無誤後,我們便開始在竹林中尋找穿山甲的「排遺」。
「穿山甲像貓一樣,上完廁所會把便便埋起來」,孫敬閔博士說,要尋找穿山甲的糞便不容易,我們花了十分鐘,才發現一段。這段排遺為黑色,大小跟貓的糞便差不多大,已經沒有成條狀,推測應該是兩三周前的糞便。
孫博士指出,穿山甲的糞便大小跟貓狗的便便差不多,仔細看,可以看到裡面有一小點黑黑亮亮的東西,這就是牠吃的螞蟻的殘骸,「因為螞蟻外骨骼當中的幾丁質很難被消化,會直接排出來。」
孫敬閔博士可以說是研究穿山甲便便的專家,他的博士論文就是從穿山甲排遺當中的螞蟻與白蟻殘骸,回推牠們到底吃哪幾種螞蟻跟白蟻,且是否有季節性的變化。
他表示,穿山甲的食性研究並不好做,因為穿山甲都是晚上才活動,每天活動的時間又很短,所以研究人員通常是透過排遺,去瞭解牠吃了哪些東西。但因為穿山甲在吃螞蟻的過程中也一併吃進了許多泥沙,這些泥沙也會隨著糞便排出,因此在進行上述研究時,要先過濾掉糞便當中的泥沙。
更困難的是,要將剩下來的螞蟻與白蟻的殘骸拼湊起來,並且辨識種類,尤其是螞蟻,「因為台灣的穿山甲會吃七十多種螞蟻,辨識難度很高」。但多虧了這些研究,讓我們可以更了解穿山甲的覓食行為,其結果也可以回饋給台北市立動物園等單位,來改善園區內穿山甲的菜單。
根據孫敬閔博士的研究,棲息在台東海岸山脈山區的穿山甲,牠們吃的白蟻是以台灣土白蟻為主,至於螞蟻則有七十幾種,種類非常多樣,其中比例最高的是家蟻亞科的螞蟻,而這也是野外較常見的螞蟻種類。由此推測穿山甲在食物挑選上,應該沒有明顯的選擇性,哪種螞蟻多,牠就吃什麼。
另外,在不同季節,穿山甲吃白蟻與螞蟻的比例會有差異。孫博士指出,白蟻在地底下的族群量較為穩定,但穿山甲要把牠們挖出來比較費力,所以像在冬天至春天,天氣轉冷的時候,地表螞蟻的活動降低,穿山甲在不容易找到螞蟻的情況下,才會去吃比較多的白蟻;到了夏天,穿山甲大約九成的食物都是螞蟻,有很明顯的季節性。
追蹤結束後,我們回到了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林宇璇獸醫師將自動相機所拍攝到的照片與影片儲存至電腦,並點開了幾張照片仔細觀察,「從相片可以看到這隻個體的腹部鱗片與大腿之間沒有間隙,肥滋滋的,如果是很瘦的個體,這個區域的縫隙會變得又大又凹。」影像顯示牠的覓食狀態維持得很好。
綜合判斷,從去年十月野放至今,這隻穿山甲個體的健康表現還不錯,脂肪也足夠;雖然牠的尾巴被野狗咬傷截掉5公分,但應該沒有影響他後續的覓食能力。
不過就算如此,也沒有辦法保證牠之後就不會再遭遇到野狗攻擊。去年及今年我們前後兩次來到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採訪,所有獸醫師、保育員都一再地提到遊蕩犬隻的問題,因為遊蕩犬隻已成為野灣救援動物的第五大救傷原因,若只看穿山甲,則是第一大名。因為犬隻具有攻擊性,甚至可能成群結隊攻擊野生動物,穿山甲、山羌、麝香貓、白鼻心等動物就經常遭殃。
數字會說話,野灣統計在營運第一年(2020/07-2021/07)接獲的穿山甲救援案例中,高達45%為遭受犬隻攻擊,造成尾巴、四肢與背部多處的撕裂傷、穿刺傷,嚴重的話就需要截肢,同時也帶給穿山甲極大的心理壓力。
在野灣的所有救傷個案中,穿山甲大約只佔5%,共16隻,這16隻中最後有14隻順利野放,野放比例比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的數字來得更高,這與穿山甲受傷之後是否早點被人發現、能否盡快就醫,以及傷勢的嚴重程度都有關係。林宇璇獸醫師指出,一般的野生動物能否順利野放,主要觀察其是否具備有足夠的野外覓食能力,但穿山甲很難進行這樣的評估,因為不太可能提供牠一塊山坡地,讓牠去找蟻巢,「我們現在能做到的就是把牠養到夠胖,傷口恢復得不錯,讓牠盡快回家。」
目前學界對於穿山甲野放後的存活情況所知有限,因此野灣與穿山甲研究員孫敬閔博士合作,共同執行東部地區穿山甲野放追蹤計畫,透過監測結果評估現行的穿山甲救傷與野放措施是否洽當,作為調整與否的參考依據。這隻穿山甲在回到山林之後,看來似乎過得還不錯,但牠的生活依舊危機四伏,遊蕩犬隻、捕獸夾、盜獵……
衷心希望牠可以繼續在山林野地,快樂地生活,直到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