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時間: | 17:00~18:00 |
---|---|
節目名稱: | 余是經典—Yesterday Once More |
主持人: | 余光 |
17:00~18:00
余是經典—Yesterday Once More
節目時間: | 17:00~18:00 |
---|---|
節目名稱: | 余是經典—Yesterday Once More |
主持人: | 余光 |
主持人: 安力‧給怒 ( 賴安淋 ) Pitay•Emi 王淑榮
2022/04/29
00:47:12
一個循環經濟的夢,需要多少資源的支持?
一位科技工程師的實驗精神,如何證明原鄉是種菇的好地方?
原漢合一,有什麼優勢?幫助原鄉社區產業創生,要克服哪些挑戰?
這一集,主持人安力.給怒、比黛.A宓,帶我們走進新竹尖石梅花部落的「安力菇場」,這可不是安力賣菇,老王賣瓜,而是為了在地產業與觀光,享譽國際的藝術家兼在地耆老安力.給怒貢獻出他的藝術創作,與沛錦農創共同打造原鄉菇類物產的品牌,並以原民藝術妝點菇場的外觀,充滿文化特色又搶眼。不僅是外觀,產業意義更大,用一年種植十萬包的規模,就能活化一整個部落!
沛錦農創的創辦人宋智達,是以沛錦科技起家的科技業工程師、創業家,他和安力有一個共同的夢,就是結合原鄉的好山好水、天然環境,原住民的在地就業,以及漢人的生產、行銷、科技能力,讓原鄉的經濟基礎穩固,青年得以返鄉!
然而,原鄉的環境真的適合種菇嗎?宋智達今天不當老闆,化身農業實驗家,帶我們親眼觀看他的循環經濟成果。經過不斷嘗試與失敗,證明原鄉種菇比平地有優勢,不用空調不用電,自然環境種出的菇還更香。不只是菇香,馬告杏鮑菇香腸、菇菇貢丸等產品,都讓大夥兒垂涎欲滴!
其實實驗的過程十分艱辛,賠了四千萬。宋智達打趣說,有位業界先進告訴他:「沒事千萬不要種菇。」原來是他聽錯,應該是,「沒四千萬不要種菇!」雖然有汗水、有淚水,但在開始獲利的今天,看到一包包的巴西蘑菇、香氣濃郁的香菇、馬告,以及豐富的菇類食品進入市場,活化整個部落,一切辛苦都值得了!
原菇鄉這個品牌,以什麼樣的方式行銷原民物產?為何鎖定太空包種植?有哪些營運策略?跟科技人、工程師的「計算能力」有何關聯?
產品如何打進科學園區?未來還要量產杏鮑菇,策略重點何在?敬請鎖定本集節目!還有「不懂要問」小單元,帶我們回顧早期原住民的農業開墾方式。歡迎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