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透過張世儫的曲、李建復與陳儷玲的歌,深呼吸鄭愁予的詩情。

鄭愁予,本名鄭文韜,1933年出生,河北省人。抗戰期間,隨母親遷徙避難,途中由母親教授古典詩詞。有論者認為鄭愁予的詩有古典的神韻,但他認為自己並沒承繼古典詩文,只是因為他有古典詩人的情操,新詩語言用的是白話文,表現的主題也是來自平實的生活體驗。「愁予」此一筆名典故來自屈原《楚辭‧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以及,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璧〉:「江晚鄭愁餘,山間聞鷓鴣。」 鄭愁予在現代詩壇中是個「傳說」,他的詩作和一般現代詩人相較,數量上並不太多,赴美後,詩作更少。儘管如此,鄭愁予稱之為「現代詩的古典」的詩作,仍受到許多編選教材的主事者及年輕人的喜愛,在中國時報舉辦「影響三十」的活動中,鄭愁予詩集是唯一入選的詩集。鄭愁予早期的詩有二大特色:一是心懷故土、家國之情十分濃厚,二是詩文中俯拾可見的流放意識。七○年代以後的鄭愁予,溫婉的詩風依舊,但描述主調略有不同,最主要是流浪情懷不復,變得成熟穩重。楊牧曾論道:「(鄭愁予)以清楚的白話……為我們傳達了一種時間的空間的悲劇情調。」七○年代正是鄭愁予赴美深造的年代,他自己曾解釋赴美後詩作的語言的節奏感,有逐漸放鬆的傾向:「如果語言越來越急,那麼生活的節奏也越來越急,便會造成一種很緊張和不愉快的感覺,因此要放鬆下來。」

作品欣賞vs.鄭愁予導讀朗誦 1.晨 2.牧歌(牧羊女) 3.一碟兒詩話 4.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