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時間: | 07:00~07:30 |
---|---|
節目名稱: | 電動車新革命 |
主持人: | 佘日新 |
節目主題: | EP58:【高速傳輸】矽光子發展萌芽期,技術挑戰待突破 ft. Ansys台灣總經理 李祥宇 Roger Lee (首播) |
---|
節目時間: | 07:00~07:30 |
---|---|
節目名稱: | 電動車新革命 |
主持人: | 佘日新 |
節目主題: | EP58:【高速傳輸】矽光子發展萌芽期,技術挑戰待突破 ft. Ansys台灣總經理 李祥宇 Roger Lee (首播) |
---|
主持人: 彭宗平
2017/01/30
22:39
食安事件約可分成三類,是哪三類?
哪些食安事件對人類健康的危害最大,甚至致命?
台灣曾有過的重大食安問題,是如何發生的?政策上如何因應?
食品安全問題,與人民健康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特別邀請衛福部前部長蔣丙煌教授,與您分享宏觀且實際的第一手觀察。歡迎收聽!
引言:
主持人彭宗平教授(以下簡稱彭):
歡迎您收聽《台灣的明天‧明天的台灣》,我是彭宗平。我們這一季要討論的主題是健康與醫療,包括公共衛生、食品安全、長期照顧、健保、醫療與國際化。前兩個禮拜,我們邀請了成功大學的蘇慧貞校長來談公共衛生,今天邀請的貴賓是衛生福利部前部長蔣丙煌教授,來討論食品安全的議題。蔣部長,歡迎您到我們節目來。
來賓蔣丙煌部長(以下簡稱蔣):謝謝主持人,感謝有這個機會。
彭:蔣部長是美國伊利諾大學食品科學博士,曾經擔任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所長、生物資源及農學院院長、教務長。2014年3月出任行政院政務委員,10月改任衛生福利部部長,2016年5月卸任回到台大,目前是台大的特聘教授。蔣部長曾經獲得科技部傑出研究獎,也獲選為國際食品科技學會的會士,學經歷非常豐富,能夠邀請他來討論食品安全的議題,實在非常榮幸。
1. 食安事件三大類
彭:部長,我們談到食品安全這個議題,不免要回顧過去二、三十年在台灣、在國外發生一連串的食品安全問題,食安的事件也受到大家高度重視。是不是請您先回顧國內外過去所發生的重大食安事件?
蔣:好。校長說的是事實,食安事件絕對不只台灣有,它是國際上經常發生的事情。我這樣來分類好了,有一種食安事件是生物性的危害,其實這個是最嚴重的,常常會致命。例如2011年,在美國有哈密瓜感染李斯特菌,就造成了33個人死亡,擴及美國28個州。
另外一種食安事件是摻偽假冒。摻偽假冒大家印象最深的,可能是2008年大陸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另外一個很有名的事件,在歐洲造成非常大的影響,是2013年歐洲的牛肉摻入馬肉的醜聞。此外大家可能記憶猶新,在2015年,義大利也發生橄欖油混充造假的案例。這一類都屬於摻偽假冒。
第三種食安事件是化學性的危害。近幾年來在國際上比較有名的,是2014年日本的有機磷殺蟲劑污染食品,這個事件造成日本有五百多位民眾發生腹痛與上吐下瀉的現象。
所以,所謂的食安事件大概不外這三類:生物性的危害、摻偽假冒與化學性的危害。最嚴重的應該是生物性的危害;至於摻偽假冒,它引起的震撼很大,但是坦白地說,它造成身體的傷害通常是比較輕微的,或者有時候是沒有的。另外一個是化學性的危害,它對人體的傷害通常比較大。
我要強調的是,國際上的食安事件並不少。例如美國,幾乎每年都發生食安事件,而且都有相當人數死亡。我剛剛講的哈密瓜被李斯特菌污染,就有33個人死亡。像這種生物性的危害,其實是我們最關切的食安事件。待會兒我還會回顧台灣的重大食安事件,讓大家和國際的食安事件做一點比較,然後來思考一下台灣的情況。
2. 台灣重大食安事件
彭:根據我的了解,如果單看台灣的話,台灣在1979年發生所謂的多氯聯苯中毒事件,緊接著還有假酒事件,有教授喝了假酒眼睛失明,所以在1980年就成立了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到了1982年,又有所謂的鎘米事件,它是因為化學污染所造成。後續還有一連串的事件發生,特別我記得在2013年,大家印象深刻的毒澱粉事件、大統黑心油事件、還有餿水油等等。但是事實上,餿水油不是第一次出現,初次在台灣發生是在1985年。這些事件,有些危害很嚴重;至於某些摻偽假冒,也對於健康有一些危害,雖不是最嚴重,可是引起大眾廣泛的注意。是不是請您來回顧一下,在台灣發生的這些食安事件?
蔣:對,彭校長剛剛講的,是我們在食安事件裡面特別注意到的幾件事情。首先就是1979年發生的多氯聯苯中毒事件。這個事件發生在彰化,有兩千多個人受害,53個人死亡。這件事一直到現在都還在處理,在我當部長的時候,還為了所謂「油症」患者後續的照顧等需求,特別進行立法。可見,一個食安事件它可能造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米糠油多氯聯苯中毒事件,是屬於化學性的事件,後續也有一連串的食安事件。譬如1986年發生硬花生肉毒桿菌的中毒事件,台南有九個人吃了肉毒桿菌污染的食品,兩個人死亡。因為這個事件,政府在那個時候就建立了國產罐頭食品查驗管理的登記制度。
1994年,發生從馬來西亞引進所謂「守宮木減肥菜」的中毒事件,好幾百人吃了這種減肥菜,造成7個人死亡。這個事件,表示民眾對於食安的認知可能不足,所以它讓政府特別重視的,是如何去加強民眾的食品健康教育。
在1995年,又發生午餐便當腸炎弧菌的中毒事件,在當時台北縣的淡水發生,它是因為荷包蛋被腸炎弧菌污染所導致,三千多人吃了這個食品,有一千五百多人中毒。因為這個事件,政府推動了所謂HACCP的輔導作為(HACCP意即危害分析重要管制點,旨在保證加工系統流程的食品安全)。
1996年還有一件重大的事情發生,就是進口的澳洲飼料奶粉流用到食品中,很多知名品牌的奶粉都受到波及。因為這件事情,飼料奶粉後來被規定要接受染色或做其他處理,讓它不可能混合到食品中。譬如說摻魚粉,就是在飼料裡面添加魚粉,讓它產生腥臭味,不至於污染食品。
談到戴奧辛的污染事件,大家可能也記憶猶新,1999年,由比利時進口的乳品受到戴奧辛污染。到了2005年,我們自己也發生鴨蛋被戴奧辛污染的事件,所以目前對戴奧辛,政府一直採行一套很嚴謹的偵測系統來管理。
3. 科學重要?還是感受重要?
蔣:剛剛彭校長提到的不少事件,則發生在最近的十年內。例如2008年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造成了非常大的震撼,因為它影響到小朋友。這個事件,讓我們從此對奶粉的品質特別注意。但是我這邊要提到,因為這件事,大家討論到底要不要訂定「檢出限量標準」,如果大家還記得的話,當時的衛生署林芳郁署長,經過專家的建議,他做了一個決定,暫時以2.5 ppm作為標準。因為三聚氰胺在我們用的一些餐具,例如美耐皿裡面就有,它在環境裡面是存在的,所以要訂定一個標準,暫定三聚氰胺含量小於2.5ppm時,認定為沒有污染,免得受到背景值污染造成誤解,讓大眾以為食品有問題。
但是在當時,這個決定卻造成很大的輿論壓力,甚至讓林芳郁署長請辭下台。為什麼呢?因為當時在大陸有一個三聚氰胺測定的方法,是針對「飼料」訂定三聚氰胺的「檢出限量標準」,它訂的是2 ppm。媒體當下一陣譁然,說我們訂2.5 ppm,「連豬都不如」,造成了非常大的衝擊。所以我們要思考,面對食安問題,到底民眾的感受重要,還是科學的證據重要?值得思考。到了後來,當然又有黑心油的事件發生,大家都很清楚,或許我們等一下可以再談。
彭:在林芳郁署長之後,還有邱文達部長。邱部長是醫學出身的,當時大家觀察衛生署,或後來的衛福部,基本上多以醫界或公共衛生領域的人當家。蔣部長會以食品科學的專家身分,接任衛生福利部的部長,其實就是政府要借重蔣部長在食品科學這方面的專長。
4. 從瘦肉精到塑化劑
彭:蔣部長剛才回顧了國內外所發生過一連串的食安事件,但是一直到現在,民眾還對一些重大事件包括瘦肉精、塑化劑等印象深刻,持續關心。對這幾個事件,部長是不是再稍微說明一下?
蔣:好,最近五年來大家印象比較深刻的食安事件,就是瘦肉精、塑化劑事件,以及食用油的相關事件。瘦肉精事件發生在民國100年(2011年),主要是美國牛肉進口的問題。在美國,瘦肉精主要是萊克多巴胺,他們允許使用。所以,當政府打算開放美國牛肉進口,自然會進口含有瘦肉精的牛肉。這件事情,不管對政府或消費者,都引起了很大的影響。
美牛進口的政策後來還是執行了,但是有幾個原則,首先是牛豬分離,就是只准牛肉進口,不准豬肉進口;其次,也訂定了相關標準包括牛的哪些部位可以進口,哪些部位不准進口。這些相關的規定,都是按照科學證據來訂定的。經過這個事件,不但國人需要反思,政府也要思考,在人民的感受與科學證據之間,我們怎麼樣取得平衡。即便我們有很強的科學證據,也要兼顧到人民的感受。
另外一個事件也發生在民國100年,就是塑化劑的事情。民國100年真的不是很平靜,從食安的角度來看,坦白說非常慘烈。塑化劑事件的延燒,從衛福部食藥署的角度看來,真的有特殊的感覺,因為塑化劑完全是衛福部食藥署的研究檢驗組自己發現,才把它爆發出來的,結果最後火燒到自己,燒得特別慘烈。
坦白說,塑化劑在市面上流行了多久都不知道!因為它被添加於起雲劑中,而起雲劑經常用於飲料中,甚至一些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的膠囊裡面都有發現。它絕對不是我們發現的時候才發生的,一定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我們把它揭露出來,把這個事情擋下來了,但是卻對衛福部造成了很大的衝擊。這當然是一個非常重大的事件。
另外是2013年起,油熱滾滾地就燙起來。開始是屏東郭烈成的違法工廠,從餿水裡面拿出油來,回收到食用油裡面。後來又發現頂新從越南進口大幸福油品的油等等,一連串的事情讓人民心裡非常不安。人民心裡不安,政府就有責任讓人民安心,因此政府在那個時候深刻地檢討,也展開了一系列的作為。
5. 食安管理如何補強?
彭:當然我們都非常關心食品安全的問題,更關心政府能不能保障國民的健康,還有消費者的信心。您曾擔任衛福部的部長,而且大家對您有很高的期望,希望以食品科學的專業幫大家解決、預防食安的問題。從政府端來看,包括立法面、組織面、還有政策面,還有實際的作法等,是不是可以從這幾方面,再幫我們回顧一下,政府怎麼嘗試來解決這個問題,讓一般國民安心?
蔣:好。我們檢討食安事件的時候,會先看這些事件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它發生的源頭在哪裡。整個分析起來,有的是從邊境進來的,就是輸入的。例如說輸入農產品殘留農藥,或者我們剛剛講的美國牛肉殘留萊克多巴胺的問題,這是從外國經過邊境輸入的。
另外一個來源是原料,例如塑化劑事件,它其實屬於原料方面的問題。還有我們剛剛沒提到的,例如順丁烯二酸酐化製澱粉,也就是所謂毒澱粉的案子,都是原料端出了問題。
一個是製程,例如含有肉毒桿菌的豆干引起中毒事件等等,是屬於加工製程的問題。
還有一種問題,我們把它歸類於產品端,例如把銅葉綠素加在油裡面,藉此把比較低階的油品混充在高階的油品當中。
另外一個是從廢棄物來的問題,就像餿水油被混入食用油,是從廢棄物來的。
所以整體來看,必須從邊境、從原料、從製程、從產品、或從廢棄物可能產生的食安事件來思考。因此,要在管理面加強的話,必須從這幾個面向去著手。而要去管理這麼多面向的問題,我們就要想一下,管理的資源有多少?坦白地說,雖然現在已經有一點改善,當時我們資源是非常不足的,無論人力與經費都很缺。例如邊境的管理,邊境每天有大量的食品進口,如果要去把關,要抽樣、檢驗等等,必須要有很多的人力才能做到。
而我們的經費也不夠。我可以簡單地舉一個數字,以2010年的統計,當時在台灣,每人每年用在食安上面的經費,每人大概是台幣一百元。韓國是將近一百二十元,美國是台幣三千多元,歐洲像英國等等,大概是一百六、七十塊台幣。所以相對來講,我們的人均經費已經是比較少的。但大家還要注意一點,我剛剛列舉的這些國家,人口都比我們多,總經費規模也比我們大,導致我們的overhead(管理費)占比比較高,換句話說,我們實際能夠用在食安的經費,相對就更少。所以我們的資源是不夠的。因此在當時,痛定思痛,我們就努力去爭取多一點的經費,爭取多一點的人力來處理食安問題。
另外有個問題要處理,就是組織,因為食安事件牽連的組織太多了。例如我剛剛講的原料,以台灣來講,食品原料大多是農畜產品,農畜產品的管理責任在農委會。但是這些原料做成的食品到了市場,管理的單位又變成衛福部,或者是地方的衛生局。再者,剛剛提到很多食安事件是廢棄物引起的,廢棄物的管理單位卻是環保署。可見,食安是跨部會的問題,所以在當時,我們就去思考在整個管理結構上是不是需要做一些改善。
也因此,我們去看了其他國家怎麼處理這件事,發現很多國家都在政府裡面設置一個協調的單位,所以我們當時在行政院成立了一個食品安全辦公室。它的功能是協調各個部會,讓食安管理不要分散到太多的介面,影響管理效率。
此外,當然修法也是一個重點。經過了一連串的食安事件,修法的頻率是非常高的,從2013年到2015年間修了五次,把相關的法令定得比較嚴格且嚴謹。當然這樣做也不是完全沒有副作用,像我們的食品業者,常常碰到我就會抱怨,說現在修法修到他們很難操作。
彭:是。
蔣:不過就像我有時候說的,很多事情像鐘擺一樣,有時候會稍微擺過頭一點,但是如果問題慢慢地解決了,它也有可能擺回來。總之修法是一個重點。另外在管理端我們也思考了很多的方式,下禮拜可以談一下我們怎麼樣利用現代科技,主要是ICT資通訊科技,協助做食安的管理。
彭:今天非常高興邀請到衛生福利部前部長蔣丙煌教授,來討論食品安全的問題。今天的節目就進行到這裡,下個禮拜還要請蔣部長繼續針對食安的問題,從法律、政策、實際業務與消費者等各個層面,一起探討食品安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