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鹽」曾經是嘉義布袋的重要產業,但因為時代變遷,曬鹽的風光也一度成為歷史。布袋嘴文化協會的蔡炅樵、沈錳美夫妻,不甘心鹽田文化成為絕響,因此承租、認養鹽田,讓廢曬多年的洲南鹽場老鹽田復活。

洲南鹽場於1824年闢建,明年就是200周年。2001年鹽田廢晒後,相隔7年,布袋嘴文化協會與老鹽工回到鹽田,開始進行整建、復曬工作;2013年,成功生產出第一批海鹽。洲南鹽場主任沈錳美表示,在復曬的過程中,洲南鹽場也希望營造一個以產曬為前提的濕地生態,打造優質的環境教育基地。

洲南鹽場解說老師為參觀民眾介紹鹵水比重,與波美計的操作。(照片提供:洲南鹽場)

跟隨帶領導覽的猴子(洪敏淳)老師下到鹽田,他仔細介紹日曬鹽的生成方式,與鹽田的曬鹽系統運作,包括引水道、蒸發池、鹵缸、結晶池等各個設施作用。沈錳美主任指出,這些導覽、體驗課程,都是依照受眾的年齡層與其目的、需求所設計。

鹽場整建完成、開始曬鹽之後,鹽工便按照四季的變換流轉產鹽、維護鹽田,像現在逐漸入冬,鹽場也要進入產鹽季節。在冬天,海水從鹽度3度蒸發至25度結晶產鹽,需要約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但在夏天,鹽田鹵水溫度可以達到50°C以上,十天便可以收鹽。

透過環境教育課程,帶領學生了解「一滴海水如何變成一粒鹽」的製鹽過程,與傳統收鹽工具的使用方式。(照片提供:洲南鹽場)

如同葡萄酒,因為每一年的氣候、雨量有所差異,每一個地區的土壤、環境條件也都不同,造成了每個地方、每年釀造的酒,都帶有不同的個性。日曬鹽,也是如此,因為礦物質、氣候、微生物三項因素的差異,讓每批鹽都有著獨特風味。

洲南鹽場的鹽工,必須以身體感受氣候差異,並且記錄下來,和氣象資料、鹽的風味比對,推敲這中間的關聯。洲南鹽場也把這樣的風土特色鹽,送上了米其林餐廳,與主婦聯盟等通路,找到製鹽業與現代社會的連結,也讓製鹽業能繼續傳承。因此洲南鹽場的創辦人蔡炅樵,喜歡自稱為「鹽承續」,代表的便是鹽田文化的傳承與延續。

水地風光人曬鹽。現在讓我們走入洲南鹽場,看他們如何讓先民適應環境、永續利用資源,與自然共存的精神,繼續傳承。

嘉義縣布袋嘴文化協會承租、認養鹽田,致力生產最高品質的天日海鹽,並營造以產曬為前提的濕地環境。(照片提供:洲南鹽場)

冬季因「暖日」日照時間短,海鹽結晶速度較夏季慢,但顆粒結實,豐富的礦物質帶來特殊風味,味道不死鹹。(照片提供:洲南鹽場)

洲南鹽場至百貨公司、市集擺攤,展售各式特色日曬鹽。(照片提供:洲南鹽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