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0~19:00
科技領航家
主持人: 袁常捷
2021/07/07
00:24:05
農業科技研究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孔維新:「希望大家可以多購買國產蔬果,讓農友們有持續耕作的動力;這些農產品可以幫助我們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達到減碳的效果。另外,多吃國產農產品,替代進口農產品,還可以減少食物運輸里程、降低排碳,所以愛護地球請支持國產農產品。」
受到疫情影響,2020年台灣民生消費從原本實體門市快速向線上移動,根據未來流通研究所統計,生鮮與食品類商品2020年線上銷售金額為幣862億元,年增21.5%。農委會「臺灣農產嘉年華」網購活動,2020年總銷售額超過12億元,年成長率達30%。
您上網買過蔬菜水果嗎?看不著、摸不到的蔬菜水果,為什麼您願意上網購買呢?
本土疫情升溫,全國各級學校及公私立幼兒園停止到校上課,讓新鮮農產無處去,許多縣市政府、農會推出蔬菜箱盡可能消化。加上去年開始多家業者投入生鮮電商,包括一般電商平臺、連鎖通路、有機通路、量販店與超市陸陸續續跨足農產品電子商務的業務,加上疫情推波助瀾,民眾為了避免群聚,改上網購買蔬果,也讓生鮮電商市場急速成長。
生鮮電商看似一夕爆紅,但農業科技研究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孔維新指出,自2000年開始,台灣曾零星地出現一些生鮮電商業者,但因當時國人對於網路購物並不熟悉,相關金流與物流的建置也不到位,因此這時期的生鮮電商業者很快地便消失在市場上。直到2010年開始,才出現一些較具知名度的生鮮電商或農產品交易網路平台,如2010年成立的厚生市集、吉甲地;2011年成立的台灣好農;2012年成立的愛上新鮮等。近2、3年許多大型電商平臺,如蝦皮、momo、PChome,以及在實體通路已有一席之地的農產品零售業者,像是家樂福、大潤發、里仁、安永鮮物、主婦聯盟,也開始跨足農產電商,市場熱鬧滾滾。
以消費趨勢來看,生鮮電商成長空間大,但其實經營並不容易。包括:(一)農產品易腐,造成物流成本高、(二)農產高度競爭,導致獲利低、(三)標準化程度低,容易讓消費者有不好的購物體驗、(四)農產耗損量大,墊高成本,這些都是因農產特性而產生的經營挑戰。
對農民而言,供貨給電商,可以有穩定的銷售管道,利潤較佳,但電商這樣的新興通路對品管嚴格,分級包裝的要求很高,有農民因為貼錯產品標籤導致高額罰款;另外電商習慣以支票付款,票期可能長達3個月至半年,對農民也可能造成資金週轉上的困難。
「這次的疫情對生鮮電商來講是一次壓力測試,剛好可以測試在哪些環節有不足之處。」面對未來台灣農產電商的發展,孔維新也建議,現在市場上的生鮮電商業者應持續對資訊系統、物流方式及冷鏈設備進行升級;有意進入市場的業者則應審慎評估;農民要持續提升採後處理與分級包裝之能力;政府則要協助電商跟物流業者建置先進物流系統,並適當介入電商跟農民之間的採購,包括提供採購契約範本與糾紛處理方針。
《島嶼共聲.傾聽台灣》將一連兩週,帶您來探討蔬果送到消費者手上的最後一哩路,本集節目專訪農科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孔維新,由近期最夯的生鮮電商開始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