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時間: | 23:00~00:00 |
---|---|
節目名稱: | 國際音樂廳─德國之聲 |
主持人: | IC之音節目部 |
23:00~00:00
國際音樂廳─德國之聲
節目時間: | 23:00~00:00 |
---|---|
節目名稱: | 國際音樂廳─德國之聲 |
主持人: | IC之音節目部 |
主持人: 袁常捷
2021/04/14
00:24:00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執行長周聖心:「邀請大家一起走淡蘭百年山徑,走淡蘭的時候也可以實踐低碳旅遊。什麼是低碳旅遊?就是你可以透過大眾運輸系統,從甲地進、乙地出,而且行囊裡可以帶著你的水杯,避免在徒步過程中造成廢棄物的產生。所以走路、徒步健行也可以是非常公益、友善環境。」
2017年,新北市政府與台灣千里步道協會、雙溪在地團體合作,結合民間志工力量,以3年時間手作完成崩山坑古道的修復,更擇選此條古道作為淡蘭百年山徑手作步道的推廣示範點,延續「民墾」的精神與傳承。
新北市雙溪區的「崩山坑古道」屬於淡蘭百年山徑的中路,北端從柑腳的崩山坑開始,連接到南端的泰平料角坑。以前住在泰平地區的居民會走這條古道,至柑腳購買鹽米油等等生活用品,或在柑腳轉搭公車至雙溪。但是,在雙溪到泰平的雙泰產業道路開闢之後,這條古道就淡出歷史的舞台。植物覆蓋路徑,水流沖刷步道,石階年久失修。
2017年開始,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委託台灣千里步道協會,由資深步道師帶領志工一起揮灑汗水,以手作步道的方式將這條阿公走過的古道修復完成。走在這段步道上,有些路段你不會感覺到施做的痕跡,但其實已經改善了鋪面、做好排水,因此走起來舒服、順暢。這樣的施工,讓步道跟整個環境、自然生態融合成一體,大隱無形,就是手作步道的原始精神。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執行長周聖心指出,「手作步道」就是以往先民們修路開路的方式,主張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適當器具施作以避免傷害環境,同時盡量避免大型機具、外來材料對山林造成過多擾動。因此,「手作」是針對水泥步道、工程步道的一種反思。
因為山是會呼吸的,地表是會變動的,因此進行步道手作修復之前,更要進行詳盡的評估與環境調查。台灣千里步道協會以公共性、整體性、迫切性、必要性等四項要點,評估是否投入該步道之整建與維護。接著進行環境、地形、土質、水文等調查,並瞭解步道沿線的動植物生態環境,更重要的是連結當地社區,進行社區的歷史人文考察,盤點在地社群的資源與能量。因為步道不只是一條路而已,透過步道的修復與推廣,更希望達到地方振興、活化產業的目標。
手作步道為了要達到混然天成的境界,裡頭可是隱藏著許多know-how。2018年,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徐銘謙與其他步道師、協會同仁,編纂出《步道工法設計手冊》。這本手冊厚厚一本,以五大類27子類環境因子、與十個工項大類的交互檢索探討,綜整出109個步道工法類型,並研訂出41個工法說明圖說。
像是我們走在崩山坑古道上面,可以發現石階的石頭,其擺放角度也是經過設計,石階外緣這一端有微微抬起,稱做「龍抬頭」,讓大家在下坡的時候不會往下滑,走得更安全也更安心。
在古道修復的過程中,千里步道協會也以影像進行記錄並剪輯成短片,影片當中告訴觀眾資深步道師如何帶領志工,如何在小溪中安排跳石,如何穩固步道的邊坡,如何設置截水溝,如何修復路基、拓寬路幅,工法的採用真的是因地制宜。
在修復崩山坑古道的故事當中,絕對要提到志工的加入;如果沒有志工動手、流汗,就不會有這麼美麗自然的古道。千里步道協會的志工活動,也不止是針對一般大眾,每年還有針對步道承包商、主管機關窗口的場次。周聖心表示,舉辦志工工作假期的目的不只是完成步道工程,更重要的是社會溝通,包括跟參與者溝通手作步道的理念,跟主管機關窗口與步道承包商說明步道也有永續的可能性,也讓在地社區看到確實有人自掏腰包參加工作假期,讓社區對未來產生盼望,提升發展生態旅遊的意願。
走在崩山坑古道,享受這條步道之餘,我們也閱讀了以往先民的生活史,見證了植物生長演替的自然史,同時也領受了山林永續的價值觀。手作步道可以說是人跟自然關係的最好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