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麼是「公民科學」嗎?

簡單來說,公民科學指的就是公眾參與的科學研究,也就是說透過公民科學計畫,像我們這樣不是科學家的素人,也可以為科學研究盡一份心力。這是因為有的研究規模太大,並非少數幾位研究者可以完成,因此邀請民眾一起加入,像我們這樣的素人受過訓練之後,也可以協助科學家收集數據,如觀察野生動物、監測天氣、紀錄星象等,用螞蟻雄兵的方式,幫忙科學家蒐集大量資料。

本集節目就要帶您來看臺灣非常重要的公民科學案例——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Breeding Bird Suvrey Taiwan,簡稱BBS Taiwan)。

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官方網站。(照片翻攝:https://sites.google.com/a/birds-tesri.twbbs.org/bbs-taiwan/)

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是由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結合中華民國野鳥學會、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以及臺灣各地對鳥類有興趣的民間組織,共同推動的公民科學計畫,從2009年開始進行,今年已經是第13年了。BBS Taiwan希望利用公民參與的機制,以標準化的調查方法,長時間、大尺度地監測臺灣繁殖鳥類族群變化趨勢,作為保育政策制定與成效評估之參考。

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臉書粉絲團,最新活動資訊、志工心得、調查結果皆會於此公佈,歡迎全國對BBS Taiwan有興趣之鳥友加入。(照片翻攝: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bbsintw/)

這個調查是如何進行呢?BBS Taiwan於特生中心的共同主持人、助理研究員范孟雯指出,BBS Taiwan採用定點調查法,邀請志工認領調查樣區。調查樣區又可區分為「預選樣區」和「自選樣區」,每個樣區涵蓋1kmX1km的範圍;預選樣區為使用分層抽樣,在臺灣本島預先設定之樣區;自選樣區為鼓勵志工長期投入,於其規劃長期觀察之處設置的樣區。接著,樣區中規劃6至10個樣點,每個樣點的直線距離間隔200公尺以上,最遠的兩個樣點直線距離相隔不超過4公里。

BBS Taiwan志工在每年3月至6月臺灣鳥類主要的繁殖季節,前往每個樣區進行2次調查。(照片提供: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

志工朋友在每年3月至6月臺灣鳥類主要的繁殖季節時,前往每個樣區進行2次調查,每次調查都要在日出後4小時內完成。各樣點的調查時間為6分鐘,調查者除了要寫下觀察背景資料(調查日期時間、地點、天氣、風速、棲地類型),更要詳細記錄觀察到的鳥類種類、數量、和調查者的「水平」距離等資訊,包含看到、聽到的鳥類都要記錄下來,因此志工可要眼觀四面、耳聽八方。

BBS Taiwan每年開設初階與進階調查訓練班,教導志工調查方法、鳥音辨識、鳥音錄製等相關知識技能。(照片提供: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

從這裡也可以瞭解,要成為BBS Taiwan的調查志工真的不容易,不只要熟悉負責的樣區,要知道這個樣區有哪些鳥類、會辨認這些鳥類的外觀與叫聲,還要熟悉整個調查紀錄的方法。因此BBS Taiwan每年開設初階與進階調查訓練班,教導志工調查方法、鳥音辨識、鳥音錄製等相關知識技能。

為了鼓勵志工每年協助調查,除了製作紀念品、開放自選樣區外,BBS Taiwan也出版年報,分析各繁殖鳥類族群的趨勢,讓志工朋友看到自己的付出,的確可以轉變成實際的研究成果。另外,年報與BBS Taiwan電子報也刊登了許多志工的心得,他們因為不同的緣故加入了志工的行列,有的資深,有的還是菜鳥,但不變的是他們對於研究的無償付出,以及對臺灣生態與環境的愛。

2009至2020年各年度之BBS Taiwan調查樣區數與志工人數,2020年共有391位志工調查390個樣區。(資料提供: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本節目繪製)

至2020年,BBS Taiwan已經累積12年的數據,從中可以看到多種繁殖鳥類的族群變化,如調查資料可以觀察到36種保育類鳥種的族群趨勢,其中有14種的族群量在近年明顯增加,另外有2種族群量顯著下降,如臺灣朱雀與烏頭翁。至於顯著增加的外來種鳥類包括:家八哥、白尾八哥、黑領椋鳥、灰頭椋鳥、鵲鴝、白腰鵲鴝、野鴿、喜鵲等8種。

從BBS Taiwan累積之資料可觀察到,白腰鵲鴝(全臺)、黑領椋鳥(全臺)等外來種鳥種數量明顯成長,臺灣朱雀(中高海拔)、烏頭翁(東部)等保育類鳥種數量呈緩步下降趨勢。(資料提供: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本節目繪製)

今年因為疫情,連帶BBS Taiwan的調查工作也受到影響,在疫情指揮中心發布全國三級警戒之後,調查團隊也請志工減少移動,因此原訂於五月中旬之後進行的調查便無法完成。另外在整個調查當中,東部、中高海拔地區也有較多樣區缺少志工認領,期待未來更多志工加入,為BBS Taiwan帶來更豐富的資料。

本集節目邀請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范孟雯,分享BBS Taiwan是如何集眾人之力,追蹤全臺繁殖鳥類族群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