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0~00:00
星河夜語
主持人: 陳樂融
2019/11/21
34:47
《一本好書》
一九九八年,人類學家劉紹華加入「臺北海外和平服務團」柬埔寨工作隊,展開了生命中首次的大跨度移動。當時的她,曾任記者、尚非學者,單純渴望以受過人類學訓練的雙眼,深入凝視異文化的日常。兩年旅居,她為這三千大千世界的一隅,寫下珠玉般的小小文章,連串成本書第一部「柬埔寨旅人」。她以筆攝影,捕捉生存現實的斷片,凝固具有張力之瞬間。她的文字鏡頭下沒有奇觀,只有激發物傷其類同理之心的隱隱盼望。第二部「後柬埔寨時期」收錄的散作,則是她成為學者、田野轉至中國後留下的紀錄。而《人類學活在我的眼睛與血管裡》,這是作者的人生態度與思維調性,也是她二十年來行旅歷程的中場回顧。請聽劉紹華的精彩分享!
《一本好書》
因為「九一一事件」而廣為人知的「吉哈德」(Jihad),長期以來一直被中文世界翻譯為「聖戰」,從而把伊斯蘭和恐怖主義密切聯繫在一起。然而隨著近年來台灣相關伊斯蘭書籍的出版,「吉哈德」的意思並不等於中文的「聖戰」一事,已漸漸為人所認知。不過,真正的「吉哈德」到底是什麼意思?它從七世紀到二十一世紀經歷了怎樣的演變?而我們心中屬於刻板印象的「聖戰」思想又是如何形成的?
為了解決當代對伊斯蘭的普遍誤解,伊斯蘭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者、本書作者小杉泰教授,從七世紀穆罕默德夜半出逃開始寫起,一直寫到二十世紀後半期的伊斯蘭復興運動及二十一世紀的「九一一事件」、伊斯蘭國的出現和崩解,大跨距地引領讀者暢遊於伊斯蘭的歷史和思想史。他認為只有深入理解伊斯蘭這種新型態帝國在「空白地帶」發生和演變的獨特歷史,才能夠解讀「吉哈德」一詞原初的意義與至今的流變。請聽八旗文化總編輯富察為我們深入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