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一集,我們理解國際上的「碳定價工具」與「碳權」之後,這集我們要回到台灣思考,嘗試解決我們即將面對的問題。

台灣自己的「碳定價」是怎麼來的?面對CBAM和國際大廠緊盯碳排,且要求零碳目標,有哪些方向,是我們台灣企業加緊腳步努力改善的?

🙆‍♂️來賓:中經院 綠色經濟研究中心 劉哲良副主任

♻本集節目要點:

  • 台灣的「碳抵換機制」:早在從2010年環保署就開始推行「抵換專案」,今年初「氣候變遷因應法」通過之後,更名為「自願減量專案」,其邏輯基本上就是國際上的「碳信用抵用機制」,非管制對象將「減碳成效」經環保署核可認證後,可以賣給需要的公司(管制對象);台灣目前已有碳定價,來源就是自願性的碳信用抵用機制。
  •  面對CBAM的影響,台灣企業可以做三件事:
    1.最基本的第一步就是要做「碳盤查」,知道公司目前的碳排放量,尤其是進出口相關業務,必須為「商品」盤查上下游供應鏈的碳排。
    2.第二步是執行「減碳」,實際作法得依據各產業類型個案,選取有效的減碳作為和技術,這是最王道根本的步驟。
    3.因為「減碳」不易,許多技術暫時不是一蹴可及,此時可以嘗試了解「遵約工具」的遊戲規定,例如「綠電憑證」。透過合法合理的方式,折抵碳費/碳稅,降低CBAM的衝擊。
  •  證交所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是為了媒合碳權買賣雙方,減少交易的詢價與議價時間、降低風險與成本;目前規劃將販售國內碳權與國際碳權,除了企業可以做為折抵使用;有些組織為了ESG或國際交易需要碳中和,也需要購入碳權,比起到國外購買,在國家官方平台上購買,更為方便安全也減少語言隔閡問題,是面對碳費必須認識的制度。

更多科技趨勢▶https://pse.is/4drbp9

留言心得回饋▶ https://pse.is/4ee2ft

異業合作洽詢▶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