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談中國新地圖?東協峰會隻字未提南海問題 緬甸危機零進展

第43屆東協領袖峰會上週二(9/5)在印尼雅加達舉行,聚焦於緬甸、南海、區域經濟及跨國犯罪等議題。以往峰會,美中兩國領導人均會親自與會,但今年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皆缺席,美國由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代打,而中國由國務院總理李強代表出席,引發外界議論。

「強烈譴責緬甸持續發生的暴力行為!」緬甸危機是本屆東協領袖峰會關注焦點之一。緬甸軍方2021年2月1日發動政變奪權,使當地局勢陷入動盪迄今,對此,東協早於2021年4月24日緊急召開領袖峰會,並達成「五點共識」和平倡議,包括:

1、暴力須立即停止,各方展現最大自制。
2、各方應展開建設性對話,尋求有利人民的和平解決之道。
3、東協將成立主席特使團促進對話。
4、東協將對緬甸提供人道援助。
5、特使團將赴緬甸與各方會商。

但緬甸軍政府僅是表面同意「五點共識」,實際上並無作為,使緬甸軍政府官員被禁止參加東協的高層會議,包括這次的東協領袖會議。而東協也堅持不結盟、採用協商一致的決策模式和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原則,導致本屆峰會結束,緬甸議題仍毫無進展,聯合聲明中關於緬甸部分付之闕如。

另一個會議重點是南海問題。根據印尼「雅加達郵報」報導,8月底中國公布的新版地圖納入了與東協多國主權重疊的區域,引發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等東協成員國抗議,並向東協施加壓力,要求其在此事表達明確立場。然而本屆東協領袖峰會中並未提及南海情勢,就連會後發布的聯合聲明中,也只重申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隻字未提引發爭議的中國新版地圖,引發外界大量的揣測與評論。

更多國際焦點新聞,歡迎收聽本集節目,邀請東吳大學政治系劉必榮教授分析發展始末和未來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