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06:00
百珊Fun音樂
主持人: 彭宗平
2015/03/16
21:30
「法拉第少年環島騎單車」活動,讓一百五十一輛單車,長達三公里的隊伍,在馬路上進行國中的戶外教學,是怎麼辦到的? 走出教室,再回到教室,新竹市光武國中的探索學習,如何幫助孩子發揮潛能? 本集節目,彭宗平教授為您訪問到兩度榮獲教育部教學卓越金質獎,光武國中教學團隊的靈魂人物:林茂成老師,與您分享國中教育現場的適性輔導、多元學習。
主持人彭宗平教授(以下簡稱彭):
歡迎您收聽《台灣的明天‧明天的台灣》,我是彭宗平。我們這一季討論的議題是教育與人才培育。過去八個禮拜,我們分別討論了大學教育跟技職教育,這個禮拜開始,我們要把主題轉到國民教育。大家知道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推行,有一個很重要的政策,就是國中升高中的免試升學。雖然這個政策的實施情形並不理想,有許多的爭議,教育部也跟各個地方政府在協商改進之中,但大的政策方向是免試升學,並且讓國中的教育可以正常化,讓國中學生在這個階段可以更有效地學習。十二年國教特別期望未來的國中教育可以讓學生多元學習,老師可以對學生做適性的輔導,培養具有發展潛力的國中生。今天我們很榮幸邀請到新竹市光武國中的林茂成老師,來討論國中的多元學習。
林茂成老師學的是化學,在光武國中擔任自然領域的老師,他從民國92年開始,發展以大自然為素材的自然探索課程,依照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來進行。他先後在民國95年及101年,獲得教育部教學卓越金質獎的肯定,以及103年杏壇芬芳獎。他發起法拉第少年的團隊,並且用異校結盟的方式,在全台灣已經有十幾所學校成為這個探索課程的「加盟店」。他不僅改變了光武國中的教學方式,也使光武國中從一個沒沒無聞的學校,轉變為新竹科學園區家長眼中搶破頭的明星學校,而且影響到全台灣許多中小學的教育生態。
我們今天特別邀請這樣一位傳奇人物:林茂成老師,到節目分享他帶學生在春夏秋冬從事課堂外的探索學習,並讓孩子在課堂內自主學習的教學經驗。我們希望像他這種教育的典範,可以擴散到全台灣的各個角落。
林老師,這幾年來您在光武國中所推展的自然探索的課程,已經有很多媒體報導,而且也變成光武國中的招牌,全台灣很多的中小學變成加盟店,您能不能跟我們談一談,您當初推動這個探索課程的發想過程、進行的方式,幾年下來有哪些成效?
1. 光武國中自然探索課程的源起
來賓林茂成老師(以下簡稱林): 好,謝謝彭教授的介紹。其實我們的團隊兩次拿到金質獎,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可是如果從我們這十幾年來發展自然探索課程的歷程,你看整個團隊的老師他們平常的付出,會發現這些努力絕不只是值得兩座獎,而是有更大的價值。大概在民國90年,我剛到這所學校的時候,你會發現在很多國中、很多孩子的學習,他在教室裡面其實是學得很辛苦,老師面對這樣的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其實也非常非常地頭痛。怎麼辦呢?難道只能等三年讓他畢業嗎?所以那時候我們整個學校裡面,或者說我們的一個教學團隊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孩子在教室裡面沒有辦法學習的時候,老師到底有沒有一些別的方法或策略,可以幫助學生?後來我們就開始找方法。
我記得我們有一次帶孩子到司馬庫斯,其實那時候我們還不曉得所謂的「自然探索」,我們只是想:那就帶孩子去山上走一走。想不到,我發現我們的孩子在山裡面的時候,他就變了一個人了!我們在爬一些瀑布,或攀爬一些比較危險的地方的時候,原本那些讓你頭痛的孩子,他會幫助別人。因為這個緣故,我們開始回頭思考,如果這樣的孩子在教室裡面不容易專注,或者是學習成效不好的情況下,我們老師能不能在學校裡面提供一個適合孩子學習、可以引導他的環境,讓他的學習慢慢的有一些典範、有一些印象,幫助他慢慢地走出他個人原本的原生家庭,或者是原本比較低學習成就的狀態。 彭:您是自然科的老師。 林:是。 彭:但是您跟其他的老師分享這些想法,老師們是來自不同的學科嗎? 林:對,剛開始的時候,就是各個領域都有,有英文的、有數學的,還有社會科。 彭:所以這些城市的小孩到了鄉下、到了野外,就自然產生相當大的改變嗎?還是因為你們做了什麼? 林:其實後來我們自己在觀察,我覺得每一個孩子的生命裡面,都有屬於大自然的元素,所以當我們把孩子放在溪水裡面的時候,即使在寒冷的天氣,他笑出來的那個笑容還是很燦爛。 彭:溯溪是屬於你們春夏秋冬的……? 林:春天的課程。 彭:後來您就慢慢又推展到夏天、秋天、冬天,特別是夏天,還辦了單車環島旅行。 林:是。 彭:所以您能不能幫我們分享一下,這個春夏秋冬的自然探索課程,你們是怎麼發想、怎麼演變出來的? 林:其實剛開始,說實在話,我們這些老師都不是戶外教育的專家,所以也摸索一段很長很長的時間。慢慢地我們開始知道,其實有些課程要跟著季節走,特別在大自然探究體驗這方面,大自然的季節性是有很大的差別。所以現在我們都把它定調,春天的時候我們就溯溪,夏天的時候就做單車環島的課程,秋天我們就爬高山,冬天我們就到綠島去做潛水的課程,就是這四個課程。
2. 大隊人馬單車環島,如何辦到?談背後的課程管理與訓練 彭:你們的「法拉第少年環島騎單車」活動,好像現在已經上百個人參加,而且一次聽說是十六、七天的環島行程,總共要騎九百公里。 林:我們最近這次的單車環島,就有一百五十一位小朋友。所以在路上,你看到我的車隊出現的時候,是一百五十一輛單車的一個隊伍,大概可以到三公里那麼長。 彭:怎麼做到的? 林:我們常常在分享這一塊的經驗,其實回到教育裡面來做這件事情,是很有趣的。帶一百五十個人在馬路上進行教學,如果從一般我們說「單車旅遊」這件事情來看的話,光是旅遊這件事,一百五十一輛單車,光是停車、光是要出發、光是車輛如果發生故障要修理,就產生很大很大的問題。
所以我們常常跟人家分享說,這裡我們慢慢摸索出一個…這樣的課程背後、裡面的課程管理。其實在還沒出發之前,我們就知道孩子可能在路上會遇到很多問題。這些問題能不能解決?關鍵在事先有沒有透過學校先教育、先準備好。所以很多人看我辦單車課程,一次出去十三天或十六天,可是你知道嗎,我大概花了整整兩個月的時間,在學校裡讓孩子開始訓練、準備,從體能上的、從心態上的,還有從他一些技術上的訓練,比如說單車的組裝,還有他出去的時候生活上的適應等等。他本來是過很舒適的生活,可是我們出去的時候不是這樣,包括用水龍頭沖澡啦,在地板上打地鋪啦,生活上怎麼適應,這是我們在那兩個月的時間慢慢訓練出來的。 彭:對,所以這十幾天的環島,其實需要兩個月的行前訓練。 林:嗯。 彭:也有些別的學校的同學來加入嗎? 林:對。
3.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談學生與在地人群的互動 彭:我聽說他們這些小朋友到了別的學校去打地鋪,同時在那邊就幫人家修理腳踏車了。 林:是,如果做了一次單車環島,騎九百、一千公里回來,這對孩子當然是一個很重要的經驗。可是除了這個之外,台灣這塊土地其實還有更棒的一點,是很多不同的鄉鎮、不同的地方,有很多很棒的人。所以我們開始思考,怎麼讓孩子到每個地方的時候,能夠跟當地的人互動,然後產生一些故事?最後我們的課程就抓兩件事情,一方面我們幫人家修理單車,叫做「單車義診」。 彭:義診,就是義務地修理。 林:對,另外一個就是我們幫那個地方的孩子辦科學營。這兩件事情衍生很有趣的發展,首先孩子可以透過單車義診,認識那個地方的一些長輩,阿公、阿嬤等等,甚至於接觸一些不認識的青少年。當他們把單車拿來維修的時候,這些孩子開始跟他們有一些互動。此外就是科學營,其實光武國中這幾年我們在發展另外一個課程,希望辦成科學素養方面的特色學校。可是你知道很多時候,發展這樣子的科學素養就是為了拿來比賽,例如爭取科展、競賽的成績,不過我們卻覺得,除了成績之外,孩子的「成就」應該還可以包括更多的東西。所以我們就讓孩子把他這些好的科學作品變成一種教學的模組,然後出去的時候,就免費跟當地的國小或國中的孩子一起分享。
4. 自然探索課程的跨校連結 彭:你們在秋天、冬天還有其他的課程,包括去綠島浮潛,還有到合歡山爬山,應該也都達到一些探索自然的功能。 林:以合歡山的課程為例,今年我們總共走了九個梯次,每個梯次一百個孩子,所以有九百個孩子參加這個課程。 彭:所以應當有很多別的學校加盟啊。 林:對,我們有六個縣市,15所學校,包括新竹市家扶中心,也都加入這樣的課程。 彭:你一個學校可以影響到15個學校來加盟,實在是不簡單。 林:其實我們是這樣思考,當課程如果對孩子是這麼樣的有幫助,就要讓教育現場的老師了解如何去分享、去操作。我覺得透過這種合作的方式,可以讓很多縣市的學校也很快的知道,原來以他們手邊的素材,就能進行這樣的課程教學。以合歡山來講的話,其實跟課室內的教學,可以說就像一個兩相銜接的教學模組。 彭:是,所以您們怎麼做到讓這麼多的學校、這麼多的學生來參加? 林:我們需要把課程系統化。比如說我們在談一個課程的時候,分作四個階段:準備、行前課程、真正出去的活動、到回來的反思跟批判。就是說你在辦一個這樣的課程的時候,你需要掌握所謂的課程的結構,然後在每個結構裡面,就有不同的合作的老師,跟需要注意的一些細節。如果在課程裡面,都完整地把這些部分定義出來、規範出來的時候,你就發現這樣的課程可以複製,甚至於可以移到別的縣市來做這樣的課程。 彭:這個多元學習不單單是自然探索課程的校外學習,更重要的是學生必須把這種經驗跟見聞,拿來跟課本的知識結合,回到教室。 林:是。
5. 回到教室:老師不該只是教「書」,而是教「學生」 彭:把戶外探索的經驗,內化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跟探索學習,是很重要的一環,我知道您在這方面也做了很多。是不是可以跟我們談一談,怎麼樣帶動課室內的學習? 林:我們真正開始做的時候,大概是民國90年,當時我們在課堂內做這樣的課程,比方說探究式的教學方式。可是走了一段時間,你會發現孩子生命中的經驗實在太少了,所以我們才會開始把大自然的素材填到孩子的生活經驗裡面來,終究還是要回到課堂內。而在回到課堂內的時候,老師的角色就是怎麼樣引導孩子,讓孩子回到教室裡面來,開始思考。其實我們多半遇到的,目前整個教學現場一個最大的問題是,很多教室裡面不是孩子不願意學習,而是到底老師怎麼樣引導孩子學習。 彭:對,其實老師不單單只是教的角色,他是一個諮詢者跟啟發者、引導者的角色。 林:老師如果要當一個教書的老師,他只要把書本教給小朋友就好了,可是今天我們很清楚知道,教室裡面不應該只是在教「書」,教室裡面應該是在教「學生」。當我們要教學生的時候,學生又有這麼大的差異,光是你在講一個議題的時候,教室裡面十幾個孩子,十幾個背景都不一樣,老師有沒有辦法去滿足每一個孩子的需求? 所以我們在談課室內的教學的時候,經過這樣子一個自然的體驗裡面,每一個人開始了解到,其實很多東西可以由學生自己來建構一些基礎的概念。但是每一個孩子生命裡面,他真正要解決的問題又不一樣,所以把那個不一樣的東西再拿到教室裡面來。在教室裡面,老師只是當一個引導者,思考怎麼樣讓孩子開始有系統性的去思考,比方說:「我覺得這件事情,我覺得問題應該是什麼……」讓孩子形成對一個問題的假設。接著,老師就告訴他說,如果你關心這樣的一個問題,我建議你、或者是我提供給你一些相對應的資源跟一些資訊的平臺,然後我們下一次再來看看,結論是不是跟你原本的想法是一致的。 彭:就是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老師扮演輔導者跟幫助者的一個角色。 林:是。 彭:但是學生的這種自主學習,要怎麼樣再進一步強化? 林:其實有一些方法,比如說孩子有時候他是沒有工具思考,或者孩子有時候是有工具了,可是關鍵性的問題沒有被支持。所以第一個,老師必須要診斷出每個孩子的需求,各自有什麼樣的差異。 彭:所以老師其實要花更多的時間。 林:對。 彭:但是他可能得到更多的回饋,可能更有成就感。
6. 透過探索學習,師生共同成長的經驗與成效 林:因為在這個過程中,老師也會跟著成長。我講一個例子,我曾經帶孩子在新竹市的頭前溪裡面,大概做了半年的溪邊「揚塵」的探究,我從來也沒像這樣走過頭前溪,可是因為孩子開始問我一個問題,為什麼新竹的風讓新竹的空氣變得這麼差?然後我們就發現,東北季風這個季節來的時候,哇,整個頭前溪就霧茫茫的。 所以你看,孩子開始看到問題。然後呢?老師有沒有經驗?其實老師也沒有經驗,可是老師試著開始說:這個東西是什麼?我們要不要先把它界定清楚?所以老師就開始提供孩子假設性的意見說:是不是沙塵暴?後來我們才逐漸知道,那不叫沙塵暴,那叫揚塵。那到底什麼是揚塵,有沒有辦法控制?老師的舊經驗裡面也沒有相關的知識,可是孩子就開始思考:那我們可不可以灑水?我們可不可以用一些方法把它固定住?這時候你看,對於這個問題,老師跟學生開始變得大家互為主體,大家開始思考,開始提一些想法跟意見。然後在教室裡面,我們就開始提出,要不要對於你的假設,做一些實驗或研究,來印證這件事情。
OK,這是做專題的一個例子,它談的是從戶外一個現象的觀察,延伸到教室裡面學生跟老師怎麼樣互動。其他的知識也是類似的,如果今天我們要用探究式的、孩子自主性的學習方式的時候,老師就要花很多時間開始去思考,能不能把其他的東西變成這種學習模式來進行教學。 彭:真的是很不容易,所以學生在課堂外跟課堂內這種探索學習,對他們課業上的表現是否有相輔相成的效果? 林:是,其實每一個人在課堂內的學習,就純粹講,比如說一個學科考試好了,他的問題不是只有會不會的問題,還可能有一些學習的態度、學習的專注度的問題,所以經過幾年這樣做,我們發現,透過這種戶外的探索或者是探究式的學習,孩子能夠更清楚的掌握到自己,更能掌握他的態度跟他的專注度,對他學科的學習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彭:對,我也聽說現在光武國中的升學表現,很多學生是以第一志願升上高中。可見學習不只是課本上的、單純的記憶跟背誦,透過您所分享這個方向的學習,反而回饋到學生的課堂內,對學生課業上的學習帶來很大的成效。 林:是。 彭:這件事情並不簡單,但是老師跟學生其實也一起成長。特別重要的事情是,學生他會自主的、用探索的態度來學習,這可能是我們現在講到國中教育,怎麼樣能夠適性的輔導、多元的學習,也就是十二年國教很重要的一個發展方向。
林茂成老師今天跟我們分享了戶外的探索學習,然後把戶外探索學習的經驗帶到課堂來,內化為學生的主動跟探索學習。這一方面林老師真的是做得非常非常好,而且非常的精彩,在媒體上常常看到許多的報導。各位聽眾朋友,假如您上網搜尋一下林茂成老師,或者是新竹市的光武國中,都會看到他們精彩的活動內涵以及它的成效。今天的節目就進行到這裡,下個禮拜我們將為您邀請到國家教育研究院的李俊仁主任,來跟大家分享國中小的補救教學。《台灣的明天‧明天的台灣》,我們下個禮拜一上午七點半再見。 [image]5152[/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