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2:00
新世紀花園
主持人: 彭宗平
2017/10/02
22:14
本季討論的主題是「邁向先進文明的社會」。本節目開播近三年以來的兩大主軸,就是追求永續發展,提升國際競爭力;以及讓台灣邁向先進文明的社會。一個先進文明的社會,應當具備多元化與在地性。談到先進,指的是生活水準、生活品質、科技水準、經濟發展等各方面的先進;而文明包括公民的涵養、社會的秩序等。
先進文明的社會有許多面向,涵蓋層面甚廣。這一季主持人彭宗平校長將由國民性與社會文化、群我倫理與社會規範、借鏡西方文明社會、城鄉與環境美學、生活美學等五大議題,為您闡述這個影響台灣未來發展甚鉅的主題。讓我們從東西方對文明社會的理想,了解台灣還有多長的路要往前邁進。
主持人彭宗平教授:
歡迎您收聽《台灣的明天.明天的台灣》,我是彭宗平。這一季要討論的主題是「邁向先進文明的社會」,這也是節目開播將近三年以來的兩大主軸之一,另外一個是追求永續發展,提升國際競爭力。談到先進文明的社會,應當具備多元化與在地性。所謂的先進,指的是生活水準、生活品質、科技水準、經濟發展的先進,而文明則是公民的涵養、社會的秩序。先進文明社會有許多的面向,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有形的可以表現在科技產業的水準,而無形的則是公民的道德、人民的素養、文明秩序、社會文化等等。
先進文明也可以是外在或內在的,外在表現在生活的水準、生活的品質、優質的環境,而內在的則是指精神層面,包括豐富的生活、生活的品味、與生活的美感等等。先進文明的社會也可以有團體或個人的面向,團體指社會與政治制度、法治、國民的風格,個人的則包括理性的思辨、見識、視野以及群我倫理等等。
談到先進文明的社會,我們要兼顧傳統與現代,保留優良的傳統文化、道德倫理,兼顧現代的科技文明。先進文明的社會也必須要適應全球化與在地化的浪潮,因為世界是平的,國與國之間的溝通,目前幾乎沒有障礙。但是談到在地化,又要強調主體性。所以這一季,我們為各位規劃五個議題,首先是「國民性與社會文化」,其次是「群我倫理與社會規範」,以上是先進文明社會的內在元素;此外,我們也要「借鏡西方的文明社會」,然後談「城鄉與環境美學」、「生活美學」,這些是先進文明社會外在的表徵。
1. 移民社會,兼容並蓄
第一個要討論的議題是「國民性與社會文化」,因為一個社會的表現,取決於組成它的人民,與他們所形成的文化。首先要談到,台灣是一個移民社會,從明末清初,大約四百年前,鄭成功帶一批人從大陸過來;在清朝的時候,許多移民來自於福建、廣東,他們橫渡了黑水溝。在清朝,台灣可說是一個開放性的移民社會。但是當時的人,多半只存在「地方」的意識,因為居民來自於不同的地區,例如漳州、泉州、潮州等等,不存在整體的台灣意識。
到了1895年,清朝在甲午戰爭戰敗後,把台灣割讓給日本。日本統治台灣的時候,採取一項政策,就是在台灣的漢人,兩年之內必須決定是否返回中國,或者定居台灣,之後就不能自由往來。所以這時候的台灣,變成一個封閉型的社會。
1945年,台灣回歸中國統治。國民政府在1949年帶著120萬的移民,其中包括60萬軍隊、60萬平民到台灣來。在1949年,台灣原來的人口差不多有650萬,所以120萬占了當時的16%。而在1945年遣返日本的人,大概有50萬人。因此整體來看,台灣是一個移民的社會。
其次,台灣人具有海島人民的性格。因為是移民,具備「冒險犯難求生存」的本能,了解到自己必須向外發展。各位都知道,在70年代到90年代,許多台商提著一個007手提箱,到國外從事國際貿易。有許多的留學生到美國、歐洲、日本留學,都顯現出向外發展的性格。我們很多漁民赴遠洋捕魚,都是海島人民性格的具體呈現。
但是,除了海島人民的性格,台灣的社會文化,又保留了中華文化的傳統。此外,也受到美國與日本很大的影響,因為台灣曾經有50年是日本的殖民地,受到日本的教育、語文、藝文、習俗的影響。而1949年之後,美國協防台灣,韓戰、越戰時期,大量的美軍駐台;我們又有很多留學生到美國去,所以帶進了美國的民主自由、資本主義的思想。我們許多經濟、教育、科技的政策,都跟隨著美國,甚至我們聽的音樂、看的電影、讀的文學,也有很多來自美國。
1987年解嚴之後,本來台灣是一個族群融合的社會;遺憾的是,近年來因為強調台灣的主體性,導致了族群的對立,國家認同分歧,又激化了衝突。這是我們所不樂見的,但是不可否認的,它已經是台灣社會文化的一部分。
所以總結來講,台灣是一個深受中華文化薰陶的地方,屬於漢文化圈,它也有向外發展的性格。而且我們的社會文化受到美國、日本的影響,具有兼容並蓄的文化。將來如何保留或活用中華的文化,又能夠擷取歐美日先進國家的體制與長處?可能是邁向先進文明的社會所必須討論的課題。
2. 群我倫理與社會規範
第二個要討論的議題,是「群我倫理與社會規範」,這也是進步社會的一項內在元素。台灣的傳統社會,大體上還是一個農村社會,閉塞、保守、墨守成規,當它演化到城市社會,就必須具備開放、兼容並蓄、創新的特質。但在同時,進入城市社會之後,也就是所謂的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親近關係也逐漸地疏遠。傳統上我們談五倫:君臣有義、父子有親、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但是在經濟發展之後,生產力提高,產業結構改變,人口向都市集中,人際關係逐漸地改變,人情淡薄,個人趨向追求自己的利益。這種趨勢如果不予節制的話,可能讓我們付出重大的社會成本,不但妨礙經濟的發展,而且會導致社會的不安。
有鑒於此,李國鼎先生在1981年提出了「第六倫」,就是群我倫理。他也在1991年創立「中華民國群我倫理促進會」。第六倫包括幾個具體的項目,第一,對公共財物應該勤儉、廉潔,以消除浪費與貪污;第二,對公共環境應該維護,以消除污染;第三,對公共秩序應該遵守,以消除混亂;第四,對不確定第三者的權益,也應當維護與尊重;第五,對素昧平生的陌生人,應該給予公平的機會,不加以歧視。所以簡單地說,李國鼎先生提出的第六倫,消極而言,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從積極面來講,是「推己及人,愛人如己」。
所謂的倫理,其實是人與人相處應該遵守的原則或規範。而群我倫理,指的是個人與整體社會之間的倫理關係。透過群我倫理,才能維護大眾的公共利益和公平,促進優良的社會文化,增進社會和諧與進步。
但是群我倫理只是社會規範的一個環節。因為社會規範談的是人們共同認可及遵守的行為標準,它可以是明文的規條,也可以是不明文的習慣,主要的功能,是在維持社會的秩序。所以社會規範分成幾類,最基礎的是風俗習慣,它是長期積累的生活經驗,也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慣例。接下來是倫理道德,倫理就是我們前面談到的五倫與第六倫;道德方面,從中華文化來講,最簡單的就是四維八德:禮義廉恥、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第三是宗教信仰,它也是社會規範的一部分,可以淨化人心,勸人為善。第四是法律,具有強制制裁及懲處的功能。
談到一個先進文明的社會,我們必須認清,現在是一個變動的時代、變動的社會,我們的科技文明隨時在變動,社會環境在變動,譬如我們看到少子化、高齡化的現象等等,所以新的規範會產生。而一個先進文明的社會,社會規範應該有「變」與「不變」,特別是人性、應對、進退、倫常,應該是不變的。
3. 西方文明值得借鏡
第三個議題,是「西方文明社會的借鏡」。平心而論,國際上先進文明社會的標準,包括人權、民主、法治、自由、社會倫理、社會福利、生活方式等,還是以西方國家的價值觀為主。資本主義雖然受到批判,但是西方國家在科技、軍事、文化、經濟上仍然長期領先,所以我們談先進文明的社會,不免要借鏡西方的文明社會。
談到西方的文明,首先還是要追溯西方歷史、文化的發展。西方文明奠基於希臘羅馬的文明,古希臘的文化強調理性、知識、美學,體現在文學、哲學與藝術。而羅馬文明則強調理性思維、務實實踐,所以它體現在法律與政治上面。可以說希臘羅馬的文明,奠定了西方社會理性與法治的基礎。當然西方文明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區塊,就是基督教的文明,強調一神論的世界觀,同時也強調公義、平等、博愛的文明價值。
近世的文明,主要追溯到文藝復興,它也是西方現代世界的開端。文藝復興對古典思想、藝術、文學重新思考,人們開始發現他自己與他的世界,這也是人文主義的開端。同時文藝復興也激發了許多美術的人才,帶來對科學的研究,擴大了人類的知識以及精神的空間,強調求真、求美、開闊的新價值觀。
接著是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還有啟蒙運動,及之後的工業革命。英國的君主立憲、法國大革命則催生了民主制度。二次大戰之後,美國崛起,所以民主自由、人權法治,變成了普世的價值,也是先進的文明體制。所以在這些方面,我們的確要學習西方的長處。
4. 由內而外,翻轉城鄉風貌
我們第四個要談「城鄉與環境美學」。各位聽眾可能還記得,在2016年最後一季,我們討論國土規劃,曾經找謝英俊建築師來談城鄉的風貌。當時我們有一些共識,就是對美的定義是不單純的,你認為的美不見得是他的美,歐洲的美不見得是亞熱帶的美,也不會是熱帶雨林的美。美的標準會隨時間、隨時代而改變,它必須有在地性,尊重地方的特色。它需要時間來醞釀、轉變,以形成人們的共識。假如要藉著政府強勢的作為來建構,通常會失敗。
談到城鄉風貌的美化,最關鍵的還是要談我們怎麼生活,採取什麼態度,而且需要考慮政府的政策、執行的細節、全民的參與,才能產生整體的景觀風貌。所以城鄉與環境的美學,應該從生活的改善、價值觀念的改變做起,它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我們在台灣走在街上,到了鄉下,看到的是五顏六色的招牌,屋外的鐵窗,空調的主機,頂樓的加蓋;到處停滿機車、汽車,違規停車;鄉間的路邊到處是鐵皮屋、違章建築、違章工廠;海岸佈滿了消波塊,交通紊亂,機車橫衝直撞。我們看到的是雜亂無章,整體環境視覺的醜陋。
我們國人經常出國旅行,卻沒有因此提升生活環境的品味與美感,這可能和我們的教育忽視美學訓練有關。我們對環境與空間的鑑賞力不足,政府缺乏全盤的規劃,機關沒有把關的機制,所以我們長期生活在醜陋雜亂的環境中,久而久之,習以為常,不知道環境美學的品味為何物。這當然和我們的生活型態、生活方式也有關係。
其實這幾年來,大陸城市的建設、美化已經領先台灣了。我們常常說台灣是因為地狹人稠的關係,可是它不是理由,新加坡的空間更小,其環境之美卻值得我們借鏡羨慕。換言之,即使台灣當年走過經濟發展,所得提升的時期,居住品質、都市景觀、鄉村格調仍然缺乏美感,甚至不如從前。如果不加以改善,即使未來我們的國民所得提高到四萬,甚至五萬美金,我們仍然是一個二流的國家、二流的社會、二流的環境,甚至還是二流的公民,可見城鄉與環境美學的重要。
5. 生活美學,彰顯品味
第五個要討論的議題是「生活美學」。台灣過去是一個農業社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房屋講究的是實用,有曬穀場、有倉庫,養豬、養牛、養雞、養鴨,連衛生條件都不用談,遑論生活美學。
進入工業社會以後,台灣本該開始發展城市文明,可是大家卻把鄉下的生活習慣,講究方便實用的觀念帶到城市來,腳踏車、機車隨便停到店家的門口,開車任意路邊停車,甚至併排。可見我們的生活習性沒有改變,離生活美學還有一段長遠的路要走。其實生活美學它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生活品味的展現,是一種價值,取決於個人的感受力以及經驗。生活美學是一種注重美感的生活享受,美學可以彰顯個人的品味與風格,而且必須落實在日常的食衣住行育樂之中。
談到生活美學,我不免要想到三個故事。第一個是暢銷書《往事並不如煙》的作者章詒和,曾提到她的父親章伯鈞,早年在德國留學,住在一個柏林老太太家裡。老太太是一個猶太人,生活非常節儉,但是她每天幫他收拾房間的時候,都要換床單。章伯鈞忍不住問老太太,雪白的床單怎麼又要換?老太太說,除了乞丐和瘋子,德國的家庭都如此。
我們有一位外交官留學法國,他說他在學生時代很趕時間,常常站在爐子邊煮完麵之後,就站著吃。他的房東經過,看著他,帶著一個很奇怪的眼神說,”Is that the way you are eating?” 這是你吃飯的方式嗎?他不好意思,後來他就把鍋子拿到桌上坐下來吃,可是還是直接用筷子從鍋子裡撈麵吃,他的房東說,”You don’t know what is life.” 也就是說,你不懂得生活,因為吃飯必須把賞心悅目的碗盤擺出來,才是吃飯。
這也讓我想起,我曾經到義大利的一個朋友家做客,吃早餐時喝牛奶、喝果汁,前後換了三個杯子,這就是西方人所談的,強調生活美學與品味,表現在舉手投足之間。在生活中體會美感,享受美感,經由感覺提升精神生活的品質,找到美感的滿足,這是我們國人非常缺乏的。漢寶德先生也曾經提過,中國傳統教育最缺乏的就是美育,而且美育應該從國民中小學的教育做起。談美育,不該只是讀詩、讀文章,或者談藝術教育,最重要的是對於「視覺美」的訓練。而他認為與生活相關的美學,都與設計相關,所以他特別強調,歐洲的美感教育,是從手工藝開始的。
6. 中華文化的文明理想
以上是我針對這一季要談的五個議題,做簡單的介紹與整理。當然我們談「邁向先進文明的社會」,可能也不需外求,因為我們老祖宗在禮記《禮運大同篇》就曾經提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這可能就是先進文明社會的最高境界。
晉朝的陶淵明在《桃花源記》裡面也提到,進入桃花源之後,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居民怡然自樂。桃花源可能也是我們追求的目標。看看西方,想想我們老祖宗的期望,就會有個概念,台灣要邁向先進文明的社會,還有多長的一段路要走。
今天的節目就進行到這裡,下個禮拜同一時間,我們將為您邀請到中央研究院院士黃樹民教授,分享「國民性與社會文化」。《台灣的明天.明天的台灣》,我們下週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