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0~23:00
辛意雲說賦
主持人: 袁常捷
2023/12/27
00:23:00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研究員温珮珍:「現在疫情已經結束了,大家開始在國內外進行旅遊活動。在您出門旅遊的時候,希望您可以帶上自己的衛生用品、牙膏、牙刷、毛巾等物品,做個更環保、更友善環境的世界旅人。」
為了解河川廢棄物進入海洋情形,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今(2023)年針對花蓮市的美崙溪與吉安鄉的七腳川溪,進行沿線川廢調查,透過公民科學家走訪溪流沿線調查,瞭解美崙溪與七腳川溪的廢棄物所在的熱區與類型,並發佈《花蓮川廢追追追—河川廢棄物手冊》,希望讓更多在地居民認識川廢的來源與流向,瞭解自身行為可能會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減少川廢對海洋生態的威脅。
花蓮的舊地名為「洄瀾」,與花蓮溪口密切相關。以往花蓮溪注入大海時,河水跟波濤洶湧的海浪兩者交會,激起美麗的浪花,因此有了「洄瀾」這麼美的名稱。但根據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以下簡稱黑潮)的監測調查,這片花蓮溪口的濕地沙洲如今散步了許多廢棄物,令人憂心。
自2012年起,黑潮在花蓮溪口不定期進行淨灘行動,並以國際淨灘行動ICC的表格,紀錄廢棄物。至2017年,累積6年的資料顯示,最常出現在花蓮溪口的垃圾,包括提神飲料玻璃瓶、寶特瓶及免洗餐具等。之後黑潮決定,從2020年2月開始,每個月定期在花蓮溪口進行調查。
花蓮溪出海口南北兩側,都有一道沙洲往河中央延伸,如同雙手環抱溪口,而在北側入口處,另有一區是消波塊。因此黑潮將花蓮溪出海口沙洲,分為溪側、海側,再加上消波塊區域,分區全線調查。
黑潮研究員温珮珍統整2年資料發現,寶特瓶是花蓮溪口廢棄物的最大宗,第二名是菸盒、菸蒂;第三是外帶便當盒、紙碗、竹筷等免洗餐具。整體結果,與荒野保護協會發布的ICC淨灘行動統計結果相似。
再以區域進行分析,温珮珍指出,溪側跟海側的垃圾種類與來源不同。溪側以民生廢棄物為大宗,約有80%的垃圾有河川漂流痕跡;海側有海漂痕跡的佔一半,乾淨的佔一半,這些相對乾淨的廢棄物,可能是民眾來這邊休閒遊憩、釣魚,所丟棄的垃圾。至於北岸消波塊區域,則是有難以清運的建材、事業廢棄物。
因環境與廢棄物問題,牽涉中央、地方不同機關權責,黑潮建議河川主管機關第九河川局可參考本次發佈監測成果與來源分析,串連相關權責機關建立網狀連結,針對花蓮溪流域沿岸家戶及農事垃圾、當地遊憩垃圾,以及季節性捕獵行為管理等提出相應管理策略,才能確實減少花蓮溪口廢棄物,達到有效管理。
海廢治理,需要您的關心。本集節目專訪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研究員温珮珍,帶您從花蓮溪口的廢棄物監測行動,思考如何處理海洋廢棄物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