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列一級保育類(瀕臨絕種)野生動物的食蛇龜,是臺灣唯一原生種陸棲性淡水龜,主要棲息在低海拔地區森林底層及森林邊緣。在遇到驚嚇時,會將頭、尾、四肢縮入龜甲,將腹甲緊閉,又稱「黃緣閉殼龜」。

至於「食蛇龜」並不吃蛇,這個名稱在早期日治時期就已出現,應該與古名稱「呷蛇龜」的字義混淆或音義誤解有關,也因此造成一般人對其食性產生誤解。食蛇龜是雜食性動物,主要以植物、果實、蕈類、昆蟲、蚯蚓等無脊椎動物或動物的死屍為食物,並沒有發現有捕食蛇類的情形。

食蛇龜於每年5到8月產卵,雌性的食蛇龜每年通常可產1-2窩,每窩的蛋數約為1-3顆,少數較大的個體可產到4顆。然而能產卵母龜的最小年齡約為13歲,且龜蛋是許多動物的很好獲得的食物來源、幼龜存活率也低,這樣的特性造成食蛇龜遇到棲地消失、破碎化,以及人為獵捕時,若族群補充速度趕不上消失速度,對野生族群的存續就會出現危機!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陳添喜指出,盜獵、走私問題是食蛇龜野生族群所面對最大的一個生存危機,由臺灣非法走私食蛇龜到中國大陸遭查緝的案例從2006年便開始出現。根據報導,從臺灣走私到中國大陸的食蛇龜在2011年約有20公噸,換算下來約有4萬隻個體;之後每年走私數量遞減,但這並非查緝盜獵走私有功,而是野外族群數量已經急速減少,造成走私數量減少。

由2014-2015及2018-2019年分別宜蘭、花蓮所進行的族群現況調查,顯示過往常見食蛇龜的區域,其野生族群的分佈範圍與族群量在最近15年內快速縮減,甚至消失;同時發現非法獵捕情形嚴重,非法獵捕地點所佔比例高於實際捕獲食蛇龜的地點。其他縣市食蛇龜的非法獵捕情況同樣極為嚴重,推出野生族群狀況也可能有類似趨勢,顯示盜獵走私的處理刻不容緩。陳添喜認為,在法律層面上,應修訂不符現況之相關法律規定,並仿效美國的「受害補償機制」,提高合理之罰則。

本集節目,就讓研究食蛇龜已25年的屏科大野保所陳添喜副教授,帶領我們瞭解食蛇龜嚴峻的生存現況,並思考該如何展開保育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