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06:00
旋律輕輕唱
主持人: 謝美芳
2022/06/02
00:10:51
本集節目邀請工研院余孝先總營運長以<公益科技,讓台灣更美麗>為題分享,工研院公益科技跨領域的暖心亮眼成果。歡迎收聽。
台灣奇蹟思想起–工研院的小故事:利他,就是核心
台灣是海島型國家,加上位於地震帶,每當颱風、地震等天災發生時,許多偏遠地區的民眾往往成為受災戶,急待社會伸出援手,此時除了以人力投入救災,若能輔以科技協助,就能讓救援行動變得更有效率。
工研院是國家級的研發機構,肩負著「以科技研發帶動產業發展」的重任,不僅創造經濟價值、增進社會福祉,更要讓有需要的民眾獲得協助。有鑑於此,工研院於2011年成立「社會公益委員會」,與許多外部公益團體合作,共同推動各項專案,十一年來已培訓超過2200名志工,提供累積超過兩萬人次的志工投入社會服務。
「如何讓資源產生最大效益,取決於個人或企業的本質。」工研院總營運長余孝先強調,個人或企業必須在適當的領域發揮其專長,才能創造最佳效益。他以醫師做公益為例,若一天同樣花上八個小時,醫師到偏鄉義診產生的社會貢獻,可能比到海邊淨灘來得更多。「當然這並不是說醫師不該淨灘,而是在時間的分配上,若能讓義診的時間比淨灘多一些,效果就會更好。」
那麼,工研院該如何投入公益?答案就是科技。社會公益委員會的口號是「用科技做公益,讓台灣更美麗」,透過科技應用與服務、科技教育推廣、企業志工等三個策略方向,積極邀請企業共襄盛舉,不僅為弱勢團體提供資源,也真正善盡科技人的社會責任。余孝先總營運長舉例,台灣發生強震或遭颱風肆虐時,許多偏鄉地區不僅交通受到影響,斷水、斷電更是家常便飯,當飲用水受到污染,對生活就將產生極大的不便。2015年蘇迪勒颱風來襲,新北市烏來地區也遭斷水斷電,工研院看見偏鄉缺乏乾淨用水的困境,便將現有的紫外線殺菌技術加以改良,設計為輕便好攜帶的「深紫外線可攜式淨水器」,小巧的桶子一天可以製造400公升淨水,後續與慈濟合作進駐成立淨水站,每天提供該區15萬噸的乾淨用水,不僅順利解決斷水問題,更創造了極大的環保效益。「如果沒有設立淨水站,我們就必須從外地運送至少1000桶十公斤裝的礦泉水,最後製造相當於兩萬個寶特瓶的垃圾!」他說,與其製造這麼多的廢棄物,不如直接進駐災區,一方面提供潔淨用水、一方面減少垃圾量,完美創造雙贏局面。
余孝先總營運長進一步表示,工研院的科技公益思維,向來是以協助台灣產業、提升競爭力為目標,因此在訂定研發方向、挹注相關經費之前,都必須觀察當下有哪些科技對台灣產業有貢獻,也不忘思考該技術有否能夠運用的公益領域,如此以產業發展為目的來研發科技,同時將科技帶向社會公益,就是工研院一直在做的事。「舉例來說,我們發展5G通訊不是為了公益,而是台灣原本就需要這些技術,研發技術其實是為了在資通訊領域搶下一席之地。」換言之,工研院並不是看見了公益需求,才決定要研發哪些技術,而是發現公益需求之後,回頭檢視院內有哪些技術可以運用,因此基本上並不需要重新研發,只要改良現成的科技即可。
當然,投身社會公益不能光靠熱誠,更需要打從心底的認同。余孝先總營運長感性表示,讓他持續待在工研院的最大推力,就是因為自己高度認同工研院的本質,「這個本質就是『利他』。」他常對院內同仁說,每個人在不同領域肩負不同的任務,都必須懷有「利他」的心情。以在學校當教授為例,任務是寫論文、指導學生;在企業工作,任務是為股東創造最大利益;而在工研院這樣的財團法人工作,同仁並不為股東賣命,而是要讓台灣產業朝更好的方向發展。因此,每年有新血來到院內,他都會在演講時告訴新人,永遠別忘了「利他」。「把利他做到極致,整個工研院都是公益團體!」
展望未來,無論在偏鄉醫療、急難救助、循環經濟、淨零碳排等各領域,社會公益委員會將從技術面出發,深入觀察社會需求,讓院內技術被運用在合適之處,讓公益和科技激盪出最溫暖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