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節目邀請工研院前電通所 謝錦銘副所長分享:「台灣IC設計的第一次」幾個小故事,歡迎收聽。

台灣奇蹟思想起–工研院的小故事:台灣IC設計的第一次

新竹科學園區是台灣第一座科學園區,也是孕育台灣科技業早期發展的搖籃,追溯根源,要從RCA技術移轉計畫開始談起。民國63年,前經濟部長孫運璿認為國內應重點發展電子產業,選擇自RCA(美國無線電公司)引進積體電路技術,因此委託工研院執行移轉計畫,當時首批前往受訓的IC設計工程師,深深影響了日後台灣的IC設計產業,可說是居功厥偉的科技先鋒——其中,謝錦銘就是其中一員。

工研院前電通所副所長謝錦銘畢業於清大物理所,後加入交通部電信研究所,從此開啟參與高科技產業發展政策的關鍵階段。民國64年,他進入工研院電子中心,再到美國無線電公司(RCA)接受IC技術移轉訓練,回國後直接從事IC設計工作,肩負起發展台灣IC設計技術的重任,後來也接受其他公司延攬,發展電腦輔助設計(CAD)工具。

因為有這一群先鋒向美國取經,讓台灣在1970年代進入大型積體電路時代,從發展IC設計、購得CAD系統,加上可公開取得的學術界論文,再配合工研院的衍生公司,為新竹科學園區奠下深厚的基礎。後來,工研院電子所分為「電子工業研究所」和「電腦與通信工業研究所」,謝錦銘被賦予擔任「電子工業研究所」副所長;1990年,偉詮電子在南科投資,謝錦銘又被邀請前往訓練團隊,直到該公司被母公司合併為止。

綜觀謝錦銘的資歷,他在工研院任職24年,一路上可說是看著台灣電子資訊產業成長,特別是台灣的第一顆商用IC晶片(編號CIC0001),就是由他在美國紐澤西的實驗室中設計研製成功,回國後再製成定時器,交由客戶使用。「這是我們第一個由客戶委託製造,具有商業價值的IC晶片。」當時海峽兩岸仍在對峙,台灣一直在金、馬前線進行空飄汽球到中國大陸作為心戰喊話手段之一,因此退輔會委託工研院製造「高空定時器」,用以取代原本傳統的空飄氣球控制器。包含氣球的重量、漂浮高度、定時處動開關、預定降落地區等,都需要精密的設計與測試,讓謝錦銘的團隊忙得不可開交。

儘管CIC0001最後並沒有完全符合客戶需求,但對於電子中心來說,這第一顆自主設計IC的過程別具意義。「這個經驗讓我們真正做出可以製造的光罩,幾乎從頭到尾所有東西都學到了,是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後來,團隊發現RCA 公司的技術移轉合約中缺少了「光罩」這個重要環節,又另派成員前往美國學習相關技術,讓產品變得更加完整。

有了美國經驗,第一個全程在台灣執行的客戶委託IC設計案,則是編號「CIC009」的電子秤IC晶片。謝錦銘回憶,當初客戶只給了一部電子秤、說明了大致功能需求,團隊就必須從成品推定IC初步規格,過程中歷經討論、設計、修改、確認,其實工作進行並不順利。他說,第一個製作出來的版本犯了非常基本的錯誤,成品不符合需求,是因為經驗不足的關係。「其實有問題才是好事!幸好我們只要修改一層光罩就好,不必從頭修改設計。」謝錦銘和團隊同仁連續加班修改,改到一個段落,立即派同仁攜磁帶到日本製作光罩;於此同時,台灣端一面繼續修改光罩到更有把握的狀態,再由謝錦銘攜帶新的磁帶到日本,交給光罩公司。最後,新版本的IC終於製作完成,這就是編號CIC009的電子磅秤,也是最早在台灣製造完成的IC晶片。

「我們在工研院電子中心自己的環境裡,再一次把整個流程走完,這也是很有意思的第一次!」謝錦銘坦言,當初完全沒想到台灣半導體產業會發展得如此蓬勃, 如今IC產業也躍升為世界第二,回想起這些點滴,他說:「我們只是大洪流中的小水滴,因緣際會參與了這個開枝散葉的過程而已,真的非常幸運。」

台灣的兩個「IC設計的第一次」,一次在美國,一次在台灣,都是彌足珍貴的經驗,期待未來有更多第一次,翻開台灣科技更耀眼的新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