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06:00
旋律輕輕唱
主持人: 謝美芳
2018/08/03
12:56
工研院生醫所新竹生醫產業及育成中心工程師田萬頂:
期許自己做一個點亮心燈的人,帶給每一個有殘缺的生命希望,這股暖流能持續下去,締造祥和的社會。
工研院量測中心奈米與力學研究室資深研究員洪溱川:
財富不能給我們帶來快樂,所以我們只有在一種知足的狀態之下才能夠常樂!
工研院生醫所新竹生醫產業及育成中心工程師田萬頂在工研院服務,今年已是第26年。田萬頂表示每個人都有愛心,當自己也投入服務他人所獲得的感動,也是每位志工都會感受到,就會更繼續去投入,期許自己能夠做一個點亮心燈的人,這份心力就持續到現在。
工研院量測中心奈米與力學研究室資深研究員洪溱川,則是常聽演講,逐漸被啟發,剛好認識田萬頂,辦了很多慈善活動,洪溱川也非常認同,之後就加入這個活動。由於現在是一個全球比較動亂的時代,而且氣候暖化,所以大家都生活的非常艱難困苦。
曾聽聞前輩說「我們現在的環境,喝的牛奶的香純度,不如古時候喝水的香純度,因為現在環境污染太嚴重了!」而大家都會有危機感,既然都在這樣的環境中,為何不能把一些我們不可避免的因素,透過慈善事業幫助別人,也協助自己內心淨化。
卡內基先生講過「幸福不是取決於外界的因素,而是取決於內心的狀態」所以我們常訪視弱勢或需要幫助團體。我們真的希望幾年後再看到他們,除了他們的環境改善,他們的心理層次也能提高。因為大家都希望快樂,追求生活品質,可是社會上有太多的不安讓我們很緊張和沮喪,財富不能給我們帶來快樂,所以我們只有在知足的狀態中才能夠常樂。個人覺得,我們能調整內心,其實是比去從事慈善事業給他們一些物質的幫助、所得到的財富是更多的。
田萬頂表示,大概在前年遇到一位需要我們提供經濟協助,我們會花一點時間與他溝通,提供金錢幫助。但是我們的幫助是有智慧考量的,不是隨便就去作的,會多方面提醒對方,甚至協助對方找工作,幫他獨立。
從事這種慈善活動,比如每年的寒冬送暖活動,年底我們發起募款然後號召志工利用假日到新竹縣各個鄉鎮,由學校的老師提報清寒名單,我們來頒發獎助學金。像是一些身障人士,智能障礙者、或是家境清寒,老師提報給我們就會去訪視,至今已20多年。有時候會關心對方今年和去年的狀況,若有改善可能不一定會再頒發獎助學金,視個案情況而定,我們期望能改善他們暫時的生活,也讓他們自己有釣竿,可自己自給自足。
在工研院人情味很濃郁,懂得惜福感恩的人很多,有一位院友持續幾十年來默默捐贈,因此獎助學金的頒增活動才得以繼續。而我內心最感動是,這些志工自掏腰包,新竹縣市上山下海的逐家訪視。另外,有位過去在電子所服務的學長帶我進入慈善工作,後來因中風倒下而退休,經過手術一年半載復健後,他又拖著能夠動的身軀來找我,繼續當志工幫忙其他人,讓我由衷佩服。
洪溱川表示,工研院約從101年至今,每年與寶島義工團、台灣新義工團,還有首善義工團合作約17個案例,每年幫弱勢團體修繕。包括之前竹東大火後,我們募款幫某個家庭還有內部裝潢及全部家具。義工團的人出力,我們出錢協助修繕。
還有今年幫助弱勢家庭的孩子,有些家庭小孩就讀小學,住在新竹市祖傳的鐵皮屋,去看的時候真的很像廢墟。
我們修繕屋頂,油漆房子,增添一些家具,讓小孩有可以讀書的地方,同時也介紹小孩參加工研院科技營。希望他們居住及學習環境能有很大的改善,這個部分工研院希望從軟硬體方面皆可幫忙。因為這可能對某個家庭的幫助是最直接,也是很大的。上述的修繕義工團每週六日都幫台灣各地案家及一些慈善團體配合做修繕,我覺得蠻感動。
田萬頂分享,剛開始去接觸這個案家,男主人不願接受幫忙。但是他居住的環境十分破爛,下雨都會淋雨,我們覺得需要改善。而且花了好幾個禮拜與他溝通,打動他心裡面才可以開始幫忙他。我在生醫所工作,負責的工作是幫助醫護人員找病患身上血管,透過顯示器戴在頭上,藉此幫助醫護人員,這是醫療器材方面的開發。但是我覺得看人的內心比看人的血管困難。
洪溱川分享,我在量測中心工作,在工研院約27/28年,一直都是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委託工研院的「國家度量衡標準實驗室」的一個計畫。這個計畫目標在建立台灣最高的量測標準,像在金字塔頂端,我們藉由這個標準,與國際標準做比對,達到國際等同性。然後於國內建立很多實驗室,經評鑑通過後,就可以作為我們追溯的體系,再到工業界,所以是屬於儀器的量測追溯這個方面。另外,個人也有開發一些量測儀器。建立規格這件事情,比遵守規格來說是更有難度的。
工作上面我們追求第一名,與國際同等水準,甚至超越國際。它是投入心力就能達成的。但是做志工,就屬於長期的,甚至是一輩子的事。因為人的問題比較複雜,必須有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心,才能有活力與熱情持續做。由於科技工作較生冷,我們做志工活動是有熱情且溫暖的,而且你會得到一些互動回饋,快樂的泉源在於「你如何付出」。利他利人是快樂的,所以你要做了才會知道,會越做越想繼續,但是也需要家人支持,方能付出更多的時間。
希望每一個有殘缺的生命,在其身心,或者在生活品質上都能夠受到照顧跟撫慰,也希望這股暖流能夠持續下去,締造一個祥和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