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0~10:00
臺灣電影筆記
主持人: 劉忠繼
2018/09/11
0:23:31
2000年,日月光一年有十億美元的營業規模,張虔生董事長希望可以做到一年一百億,預計花多少年?怎麼做?這個題目,到了日月光半導體執行長吳田玉的手中,逐漸化為開拓美國市場、全球市場的策略,而今日已經離目標十分接近。讓台灣成為封裝測試全球第一!
當初,台灣會成功的理由還不是看得很清楚,現在回過頭來,半導體、科技業的群聚效應,包括台積電、聯電、甚至鴻海、矽品等等,讓台灣企業的國際能見度提升,對我們在國際發聲、爭取市場,乃至半導體產業全面的發展,都功不可沒!
而就公司層面,為什麼一家大客戶三年不給一張訂單,日月光還要堅持服務?理由是什麼?為什麼一些初期不賺錢的合作、投資,日月光還是要做,而且能做?能夠這樣投資的底氣又是什麼?由這些案例,吳田玉執行長也強調了「長線思維」的重要性。當然,綜觀整個半導體業界,台灣經營團隊的文化因素,也是成功的要件之一!
談到為何要推動併購,推動國際與兩岸合作投資?有時候甚至虧錢也要做?吳執行長的一句話,台灣不能不深思:「因為未來世界的創新價值,不會百分之百出現在台灣。就算樂觀假設30%在台灣,70%還是在國外!這些智財與產業鏈的附加價值,我們如何在第一時間取得?」
宏觀看待半導體產業發展,台灣的優勢何在?未來要往哪裡走?請聽吳田玉執行長與主持人劉忠繼的對談。敬請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