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收聽
00:10~06:00
旋律輕輕唱
節目動態:旋律輕輕唱
主持人: 劉炯朗
2010/11/17
延續上一集的話題,繼續聊聊搞笑諾貝爾獎。2009年搞笑諾貝爾數學獎頒給了辛巴威共和國的葛諾博士(Dr. Gideon Gono),葛諾博士獲得搞笑諾貝爾數學獎的原因,是他的國家中央銀行印發了從一分錢(0.01元)到一百兆元(1以後14個0)的鈔票。因此,販夫走卒、升斗小民在日常生活裡,能夠體驗到極小和極大數字的觀念。
柏拉圖在《理想國》(The Republic)的書裡,談「理想國家的政治、社會和經濟的結構」,提出兩個問題:「公平正義的定義是什麼?」和「公平正義的人是不是比違背公平正義的人快樂?」從個人的觀點擴大到國家、社會的觀點來看公平正義。並提出理想的國家、社會裡會有三個階層:統治階層、參與政府工作階層、提供生活資源階層。
2020/08/10 (星期一)
李斯在〈諫逐客書〉第二段提出秦王喜歡擁有外國出產的珠寶財物,並坦言「現在我們用人卻不是這樣,不問對錯,不論是非,只要不是秦國人就不許留下來,只要是客卿就一律驅逐出境,難道陛下把美色、音樂、珍珠、寶玉看得重,而將人民看得輕嗎?這並不是統御天下、制服諸侯的做法呀!」
2020/01/31 (星期五)
中國思想裡,墨子被認為是功利主義的代表人物。墨子認為「萬事莫貴於義」開宗明義表明,沒有任何事物比正義更可貴。又說「義者,正也。天下有義則治,無義則亂。」他認為「義」和「利」是合一的,而且「利」是判斷「義」的尺度。他講的「利」是「立功之利」,包括了父子之間的孝慈、兄弟之間的和友、君臣之間的忠惠、鄉黨之間的誠信。因此「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可以說是「義」的彰顯,這不正是追求共同的快樂,減少共同的痛苦嗎?這和邊沁功利主義的觀念一致。墨子更指出為天下興利除害的做法就是「兼相愛,交相利」,就是博愛和互利。「斷指與斷腕,利於天下相若,無擇也;死生利若,一無擇也。」認為正義追求的是最大的共同福祉。但墨子的義與儒家的主張有所不同,孔子認為:「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孟子主張「義」是「人之正路」,甚至表示「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也。」孟子去看梁惠王,告訴他說:「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漢朝董仲舒說:「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也是把「義」和「利」分開來。詳細節目內容,歡迎收聽。
2020/06/05 (星期五)
2006/08/23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