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愁予於西元一九三三年出生於山東濟南,童年時,隨著父親征戰南北,抗戰的悲慘情景,逃難、流浪的經驗,深深烙印在他純真童稚的心靈。「因此我自小便習慣流浪,而且懂得在流浪中尋求生活的樂趣和意義。」(張灼祥作家訪問錄鄭愁予--心靈的流浪)

這個成長背景,使得鄭愁予詩作中有汩汩不斷的陽剛粗獷氣,在取材上,「浪子情懷」也貫穿在他不少的作品中。 抗戰後期,十二歲的鄭愁予和家人住在鄉間。他在私墊讀四書、五經、古文、古詩。課餘時讀中國的詩詞,及舊小說如水滸傳、說唐之類,尤其是遊俠刺客的故事,是他最喜歡的,這對於他日後題材的選取,有莫大的影響。此外,他整天讀著二堂哥手抄的現代文學,其中不少的新詩、散文令鄭愁予感動不已,並由此為鄭愁予開啟中國新文學的大門。 蕭蕭認為鄭愁予詩作為人競相傳誦,是因為:「現代詩人競相炫奇作怪,鄭愁予獨保留宋詞元曲中的優美遺韻,讀者對於古典之美的眷懷,不能不經由鄭愁予的詩作獲得滿足。」「在眾多『有句無篇』的現代詩作中,鄭愁予的渾然天成是他繼續擁有多數讀者的重要原因。」(蕭蕭情采鄭愁予)

而鄭愁予本人是如何解讀這個現象?他認為:「新詩的讀者,他們的年齡是從十五歲到讀大學這階段,我自己寫詩,也是從十五歲開始,這一階段讀詩的人最多,他們往往喜歡純粹的抒情詩,像夢土上、窗外的女奴…… 等,我在二十五歲前寫的作品,這些作品最能夠直接打動他們當時的心靈。」對於自己在中年以後寫的話,讀者的反應不若年輕時的多,他做了一番詮釋 :「一是三十歲以後,有很多人不讀詩了,不管你寫得好或寫得壞,他都不喜歡以間接的、象徵的方式去認識人生世界。二是藝術認知問題,人生許多精妙的地方, 乃待中年以後才能表現得藝術化,恰到好處,但能體會此者,少之又少。」(陳義芝謫仙的心也淌血)

作品欣賞vs.鄭愁予導讀朗誦 1.情婦 2.錯誤 3.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