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與傳承,台灣油芒復耕計畫
發布|2025-01-01 07:30
節目|島嶼共聲.傾聽台灣
來賓|
古碧玲 - 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常務理事
林志忠 - 在地型小米種子銀行創辦人
葉玲 - 苗栗縣士林國小校長
彭姿琪 - 苗栗縣士林國小同學

袁常捷
單集介紹
你聽過「台灣油芒」嗎?
台灣油芒,為禾本科油芒屬的台灣特有種作物,研究顯示是原住民由野生油芒馴化而來。這項珍貴的農作物曾一度消失近半世紀,直到近年才被學者重新尋回種原,展開復育工作。台灣油芒富含脂肪、蛋白質及鈣、鎂、鉀等礦物質,且光合作用效率高,能適應貧瘠的土地,因此被譽為「未來超級食物」。

看好台灣油芒在永續農業、食農教育與部落文化傳承上的潛力,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自2022年起執行「台灣油芒復耕計畫」,與原鄉中小學及社區合作,推動油芒復耕種植。未來,協會更希望啟動第二階段的「氣候糧倉」行動,提升台灣食物體系的韌性,應對極端氣候挑戰。
計畫第一階段為期3年,吸引屏東縣泰武鄉武潭國小佳平分校、花蓮縣豐濱鄉靜浦國小、花蓮縣瑞穗鄉瑞北國小、台東縣海端鄉海端國中、南投縣信義鄉久美國小、苗栗縣泰安鄉士林國小,以及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等,7所原鄉學校與社福機構、上千人次共同參與這場富含教育意義的復耕計畫。

協會更先後邀請台灣油芒企業社負責人徐子富、在地型小米種子銀行創辦人林志忠等專家擔任顧問,協助設計課程並提供技術指導。讓學生透過親身實踐,掌握農作知識,並培養對土地的尊重與環境意識。
以苗栗縣士林國小為例,校長葉玲分享,學校在教學中融入泰雅族文化,播種時由部落耆老進行傳統祈福儀式,讓學生學習文化祭儀的深意。從年初2月播種到11月收成,歷時9個月,最終成功收穫顆粒飽滿、色澤獨特的台灣油芒。
台灣油芒不僅承載了原鄉文化的記憶,更象徵永續農業的希望。現在,讓我們一起了解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如何攜手原鄉,推動台灣油芒復耕計畫,應對氣候變遷帶來的糧食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