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護森林的紫色身影,志工、部落與大紫蛺蝶
發布|2025-02-26 07:30
節目|島嶼共聲.傾聽台灣
來賓|
夏榮生 -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分署長
袁明城 - 仙境微醺莊園園主
莊美蘭 - 仙境微醺莊園園主
張榮華 - 台灣蝴蝶保育學會理事長
嚴竹蘭 - 台灣蝴蝶保育學會志工
袁善民 - 台灣蝴蝶保育學會志工
江淑靜 - 台灣蝴蝶保育學會志工
許碧連 - 台灣蝴蝶保育學會志工

袁常捷
單集介紹
在新竹五峰鄉白蘭部落翠綠的林間山徑,一群人彎著腰,蹲在沙朴樹下的落葉堆旁,或沿著樹幹仔細搜尋。他們的目光專注而溫柔,耐心地尋找大紫蛺蝶幼蟲的身影。這群台灣蝴蝶保育學會的志工,以細膩的守護之心,讓保育信念如漣漪般擴散,帶動部落居民,共同投入這場保育之旅。
台灣蝴蝶保育學會的志工嚴竹蘭,曾經為了觀察大紫蛺蝶,半夜驅車上山,卻不慎開進山溝。這樣的瘋狂行動,正顯示出這群「蝶會傭兵」對大紫蛺蝶的熱愛與執著。他們每個月都會上到白蘭部落,調查大紫蛺蝶的生態與棲地環境,希望透過長期記錄,為保育工作提供堅實的數據基礎。

志工江淑靜形容,尋找幼蟲的過程宛如寧靜的療癒,而許碧連則回憶,當她第一次發現幼蟲時,激動得幾乎落淚。這些動人的瞬間,讓人深刻體會到,保育研究在理性科學之外,還蘊含著與土地自然的深厚連結,以及源自內心的承諾。
然而,生態保護不能只仰賴志工,也需要在地社區積極參與。在白蘭部落經營露營區的袁明城、莊美蘭夫妻,正努力將園區打造為「蝴蝶天堂」,種植多種蜜源植物與食草植物,規劃出一條蝴蝶廊道。他們甚至在桃李樹上綁上「蟲叮過了,給蝴蝶吃」的告示牌,提醒遊客,這裡的果實不僅屬於人類,更是生態的一環。

為了讓保育能量向外擴散,袁明城、莊美蘭在部落裡進行宣導,讓當地居民認識大紫蛺蝶的美麗與珍貴之處。此外,透過林業保育署的媒合平台,蝶會試圖引入企業ESG的資源,並結合新科技應用於研究,為保育工作開創更多可能性。
這是一場關於守護的故事,一場人與自然之間細膩深刻的交流。讓我們一起見證,白蘭部落的這群人,如何為森林中的紫色身影持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