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集介紹
能源轉型,需要清晰且前瞻的政策戰略引導。
隨著台灣邁向2050淨零碳排,發展太陽光電成為必然之舉。然而,當光電設施落腳農地,衝突也隨之而來——能源轉型與農業生產如何共存?當建築屋頂成為光電發展的理想選擇,卻又為何推動緩慢、成效有限?
今年初,農業部預告「審查農業用地變更作太陽光電設施使用涉及生態檢視指引」草案,要求申請業者自行評估案場範圍及鄰近區域的生態條件,以降低光電開發對環境的衝擊。但這項指引是否能真正解決農地種電的爭議?當開發業者既是調查者、也是申請人,該如何確保評估的完整與正確性?

另一方面,內政部於2月下旬預告「建築物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標準」草案,規範未來面積達1,000平方公尺以上的新建築須強制裝設屋頂光電,每20平方公尺應設置1瓩。這項政策是否足以加速屋頂光電普及?還是僅是最低限度的政策調整?
農地光電與屋頂光電議題,並非只是技術與法規面的調整,更涉及土地使用策略、生態與農業影響評估、政策執行機制,以及中央與地方政府、社區與產業之間的協調。在缺乏清晰戰略的情況下,農地變更的生態評估機制恐因執行細節不足而流於形式,屋頂光電則可能因政策力道不足而難以普及。

這一集《島嶼共聲.傾聽台灣》,邀請長期關心能源轉型的地球公民基金會議題部專員梁聖岳、林冠伶,深度解析這兩份草案內容,指出當前政策的關鍵問題與潛在影響。歡迎收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