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集介紹
★★★歡迎點此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
「《精衛》可說是王安祈最新也是最為大膽的嘗試。……她讓神話的精衛和歷史的精衛跨越千萬年時空,在京崑舞台上相遇。他們各自吟哦自身的遭遇,詠歎生命的混沌,詰問彼此存在與意志的極限。」——節錄自《銜石成癡絕,滄波萬里愁 —「精衛」到台灣》/王德威(中央研究院院士、哈佛大學教授)
在廣闊大海上,精衛鳥銜石欲將滄海填平,忽地聽聞一聲巨響伴隨悲吟,竟是汪精衛魂魄,他娓娓道來浪漫的詩人情懷、年少的濟世理想,艱難處境下最掙扎的抉擇……大道多歧,何為良策?初衷安在?

安祈老師四十多年的創作中,這次最為獨特,在國光劇團30周年之際,為何要來這一場《精衛》的跨界/跨時空對話?且聽她從頭「戲」說,道出這趟創作冒險旅程中的始作俑者與其種種!更讓她不禁想起母親刻骨銘心的那段往事~
🐦為什麼要跨界?究竟演精衛鳥還是演人?國光劇團攜手翃舞製作共創《精衛》是京劇、舞劇,還是詩劇?
🐦為什麼要寫背負「漢奸」歷史罪名的汪精衛?他到底是誰?為何以精衛為筆名呢?
🐦「明知不可為,九死其未悔」的精衛情節造成哪些後果發展?山海經「精衛鳥」又將如何臆/異想近代史中的他?
《精衛》延續深厚的文學底蘊以及人文關懷,以此劇,國光劇團將目光投向近代史,重新審視這些人物的掙扎,反思歷史洪流下的我們該何去何從。正如同王德威院士所言,我們「去古未遠」而「《精衛》戲裡戲外就是作為劇場的臺灣。」


歡迎您前來見證國光30的全新跨界大戲——2025臺灣戲曲藝術節:國光劇團X翃舞製作《精衛》,2025年4月26日至4月27日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我們不見不散!
【延伸閱讀】👉銜石成癡絕,滄波萬里愁 —「精衛」到台灣/王德威(中央研究院院士、哈佛大學教授)
「他既是愛國者又是叛國賊,是革命家也是詩人,是充滿魅力的領袖又是憂鬱的靈魂 。」──中央研究院院士、哈佛大學教授王德威
「我認為汪精衛詩詞裡有一個complex,就是胡適說的烈士情結,一個『精衛情結』。」──著名漢學家葉嘉瑩
「汪精衛在本質上應該是一位詩人,不幸這位詩人一開始便走上『烈士』的道路,因而終生陷進了權力的世界。這樣一來,他個人的悲劇便注定了。現在我決定要把他搬回詩的世界……」──中央研究院院士、著名歷史學家余英時(《雙照樓詩詞藳》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