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
發佈時間:2021/11/10
-
總長度:00:23:00
單集介紹
立即行動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解說教育課長馬協群:「邀請大家來吃素,因為目前全球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吃素這件事情對於減碳是有幫助的,所以邀請大家每個禮拜、每個月,或只要你想到的時候,都可以多吃一餐素食,一起減碳救地球。」
島嶼報告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攜手在地社區發展生態旅遊,從2005年與社頂部落發展生態旅遊開始,至今已有11個社區響應加入生態旅遊的行列,且因為豐富的生態和人文越來越受到喜愛,參與人次逐年攀升,生態旅遊營業額更在2017年破千萬。
到墾丁,就是玩衝浪,玩SUP?您還可以來一趟生態旅遊!
位於國境之南的恆春半島,因為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地理景觀和內涵精彩的人文歷史,11個在地社區在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的輔導下發展生態旅遊,希望讓遊客透過遊程,認識墾丁地區豐富的自然生態,暸解生態保育的重要。
於墾管處服務將近30年的解說教育課長馬協群表示,生態旅遊從1965年左右發展至今,已超過半世紀,是一種具有生態觀念、增進生態保育的旅遊行為。聯合國將2002年訂定為「國際生態旅遊年」,當年台灣也跟進,由行政院訂為「生態旅遊年」,同步展開推動生態旅遊的事務,內政部下的國家公園也開始積極規劃聯合在地社區,推動生態旅遊。
馬協群課長特地說明,一般的生態旅遊可以由各家旅遊業者開發推動,但墾丁的生態旅遊特殊之處是以「社區」為核心推動,過程不僅顧及環境保育,也維護地方住民的福利,社區居民也同時肩負起環境資源巡守與監測的工作。
然而墾管處與在地社群經常因為土地、生態與環境資源的利用問題產生衝突,關係緊繃,甚至有民眾想要將國家公園趕出恆春半島,在這種情況下要如何推動社區生態旅遊?馬協群課長指出,在計畫推動之初墾管處便透過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社區林業研究室陳美惠教授團隊,以社區營造的方法,進駐陪伴。陳美惠教授耐心蹲點,透過溝通與誠意逐漸與居民累積互信,將墾管處推展社區生態旅遊最困難的一點順利克服。
以解說員訓練為例,要擔任解說員的社區居民,必須先接受80個小時的初階課程並通過認證,才成為「初級」解說員。取得解說員資格後,每年仍有固定受訓時數,可受訓通過認證依序取得「陸級」、「海級」、「空級」、「大尖山級」等四級解說員之資格。解說員同時亦必須肩負環境巡守和監測之工作,防止盜採盜獵及其他破壞行為,並針對特殊物種進行調查監測。
這一路走來,可謂步步踏實。因此墾丁各社區推展生態旅遊以來,其管理機制如定期工作會議、總量管制、解說派遣、回饋機制、資源巡守、環境監測等,不僅健全且能確實執行,可以說是台灣發展社區型生態旅遊之典範案例。馬協群課長說,未來墾管處希望打造聯合行銷平台,將生態旅遊結合恆春半島的人文、歷史、低碳等其他遊程,提供玩膩大眾旅遊的觀光客更多豐富選族,增加整體觀光大餅。
本集節目就讓墾管處解說教育課長馬協群,告訴您墾丁國家公園攜手社區推動生態旅遊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