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
發佈時間:2023/10/18
-
總長度:00:23:00
單集介紹
立即行動
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副教授劉奇璋:「請大家多去河邊走走,多去野外走走。透過走,可以跟我們的野外、河川有更多接觸,因為接觸而產生感情,因為感情而產生關懷,這樣就可以化成我們對河川保護的行動。邀請大家一起來關心、保護河川!」
島嶼報告
2023年第五屆「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金、爛蘋果獎評選」,為針對2022年6月至2023年8月期間完工的第四、五批次水環境改善計畫,與過去因未完工而未納入歷屆評選的案件。其中,景觀營造項目未佔總計畫經費30%以上之純粹水質改善、汙水處理設施,或其他不涉及自然環境改變之計畫,並未納入評選案件範疇。最後就「生態功能」(30%)、「社會功能」(30%)、「計畫執行程序」(30%)、「設計」(10%)四大面向進行評分,進而選出第五屆的金蘋果與爛蘋果獎。
因為不當的防洪排水工程或人為利用,使得台灣的河川生態系嚴重劣化,我們也不再親近河川。對此行政院於2017年核定了前瞻水環境建設計畫,編列預算約270億元,預計進行水環境改善,營造親水的空間。這個政策成效如何呢?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關注水環境議題的台灣河溪網舉辦了「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金、爛蘋果獎」評選活動,透過公民的力量,審視計畫的執行成果。今年得主揭曉,兩座「金蘋果」獎得主為花蓮洄瀾灣,與桃園大漢溪整治計畫;至於表現最差的「爛蘋果」,則是彰化烏溪堤防、嘉義縣鹿草鄉排水整治計畫。另外有佳獎「青蘋果」獎,由宜蘭河五十溪及大湖溪口計畫獲得。
《島嶼共聲・傾聽台灣》也參與了今年台中市的評審作業,於8月9日早上與台灣河溪網的夥伴、公民評審,及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劉奇璋副教授會合,共同走訪3個剛完工沒多久的水環境工程,包括位於大雅區的十三寮排水週邊環境改善、十四張圳週邊空間改善,和南屯區的筏子溪生態綠廊營造工程,聽取區公所、市政府水利局的簡報,進行實際勘察。
在勘察行程結束之後,評審再進行與評分作業。劉奇璋副教授綜合評論指出,本次勘查的3項工程,偏向於水岸旁的綠美化工程,與自行車、行人空間的改善計畫,對於提高民眾親水效益有限,「親水不是站在水邊看水,而是人可以摸的到水。」
鄒明軒秘書長也有類似觀察,他指出,水環境工程不應該只把河川當作背景,營造休閒遊憩空間,而是要更進一步,提升民眾的親水程度,與河川互動。包括河川水質改善、恢復河川自然型態、提升河川生態功能及社會功能都是應考量之面向。
台灣的水環境治理要符合永續思維,需要水利單位觀念上的調整,更需要全民思維上的典範轉移。本集節目帶你從金爛蘋果獎的評選工作,思考怎樣的河川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水岸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