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12:00
旋律輕輕唱
2010/11/08 (星期一) 時長:49:23
今天介紹北宋詞人秦觀。秦觀(1049年-1100年),字少游、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今屬江蘇)人。北宋詞人,與張耒、晁補之、黃庭堅並稱「蘇門四學士」。 秦觀一生仕途不順,北宋朋黨之爭嚴重,秦觀因為與蘇軾走得近,所以倍受牽連。幾次做官、幾次被貶,甚至在貶官途中還未到任,又接到命令放逐到更西南的偏鄉。
2010/10/25 (星期一) 時長:49:55
薇斯拉娃•辛波絲卡(Wislawa Szymborsks),波蘭詩人,199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1923年7月2日出生;1945年至1948年,就讀於波蘭亞哥朗斯基大學波蘭語文和社會學系;1957年發表第一首詩《尋找詞語》。 她早期詩作高度的政治化,這一時期的作品以《何以活著》(1952)和《自我設問》(1954)為代表;後來的作品則更具哲理和女權主義思想,這包括《呼叫迪》(1957)、《站》(1962)、《笑桶》1967)、《因為恩典》(1972)、《巨大的數》(1976)、《橋上的人們》(1986)、《一粒沙的世界》(1995)和散文集《推薦閱讀》(1973)。曾獲獎無數。
2010/10/18 (星期一) 時長:48:29
農曆九月初九為「重陽」,又稱「重九」。重九成為節日,據文字記載可以早到漢代,「西京雜記」載:「漢武帝宮人賈佩蘭,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云令人長壽。」可見西漢時以過重九節。 重陽節經過二千多年的變遷,以成為多元性的節日,並存著各種習俗,成為一個多彩多姿的節日。
2010/10/04 (星期一) 時長:52:03
白居易的感傷詩中最有名的是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白居易的詩歌平易淺進,勇於將白話併入詩中,將老舊的詩詞格式進行改造,甚至連鄉下的老婆婆都能懂(即俗諺老嫗能解),因此在當時已經流播很廣。
2010/08/30 (星期一) 時長:49:30
鄭愁予於西元一九三三年出生於山東濟南,童年時,隨著父親征戰南北,抗戰的悲慘情景,逃難、流浪的經驗,深深烙印在他純真童稚的心靈。
2010/08/23 (星期一) 時長:49:35
鄭愁予,本名鄭文韜,1933年出生,河北省人。抗戰期間,隨母親遷徙避難,途中由母親教授古典詩詞。有論者認為鄭愁予的詩有古典的神韻,但他認為自己並沒承繼古典詩文,只是因為他有古典詩人的情操,新詩語言用的是白話文,表現的主題也是來自平實的生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