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經》說:「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孔子說∶「從前,天子身邊若有七個直言相諫的大臣,即使天子昏庸無道,也不會失去他的天下;諸侯若有五位諫諍的部屬。即便諸侯無道,也不會失去他的封地;卿大夫若有三位直言勸諫的屬下,即使卿大夫無道,也不會失去他的家園;普通的讀書人若有諫諍的朋友,就不會失去他美好名聲;為父親的,若有諫諍的兒子,他就不會陷於不義。

因此,做兒子的若要看到父親有不義的行為,就應該向父親婉言諫諍;做臣子的若看到君王有不義的行為,就該進言勸阻。所以見到不義之事,就一定要勸阻諫諍。做兒子的如果只是一味的遵從父親的命令,又怎麼能稱得上是孝子呢?」

《孔子家語》里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曾子下田工作,不小心傷到瓜苗,父親用鋤柄將他打昏。 曾子醒後問父親:「您剛才生氣教訓了我,沒累著吧?」 孔子知道後批評他說:「小杖則受,大杖則走,如果不小心被父親打死,人們就會指責為父不義。果真如此,那就是做兒子的大不孝。」

淺談從今天的眼光看孝的七項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