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0~19:00
科技領航家
主持人: 袁常捷
2024/07/10
0:23:00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林大利:「歡迎大家來參加我們的公民科學活動,只要你願意出門觀察各式各樣的野生動植物,並且分享你的觀察記錄,這些資料都可以成為我們瞭解環境品質、野生動物生存狀態最好的指標,你也能夠為台灣的野生動植物付出一份心力,對牠們的生存有所幫助。」
「有效保育地」(OECM, Other Effective Area-Based Conservation Measures)指的是保護區外的特定地理空間,透過良好的治理及管理,對保護當地的生物多樣性具有正向及持續的長期成果,且具有相關的生態系統功能及服務,連同文化、精神、社會經濟和其他在地相關價值亦受到保護與尊重。
生態綠領工作,就是照顧自然的工作、促進生物多樣性的工作。(相關聆聽:走進森林、海洋、農田濕地,看見生態綠領)有了豐富的物種、多樣的棲地與遺傳資源,才有更健康的生態系統,對人類來說,也會更有生產力、更安全;相對的,如果生物多樣性持續降低、流失,就會影響到自然界的平衡,進而危害到人類的生產能力與經濟發展。
世界經濟論壇《2023年全球風險報告》便提及,生物多樣性流失與生態系統失衡,是未來10年全球的第四大風險。雖然風險高,卻還未受到足夠的重視。
為了拯救地球生態,2022年底,第15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達成了《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這份歷史性的協議提出了遠程的2050年全球長期目標,以及近程的2030年全球行動目標。在2030年的目標中,討論度最高的就是「30×30」。
「30×30」目標要求各國要在2030年,陸域、水域至少各達到30%面積獲得有效保護與管理。雖然台灣不是聯合國的會員國,但也持續朝此目標努力,善盡地球公民的責任。
除了保護區的劃設外,若保護區範圍外的地區,能透過妥善管理與永續使用,維持良好的生物多樣性,便可申請「有效保育地」(OECM)的認證評估,由政府審認。通過的話,即可列為「有效保育地」,納入30×30的範圍。
目前台灣在30×30的進展如何?已成立的陸域、海域保護區,是否已獲得良好的管理?「有效保育地」的評估認證辦法何時會出爐?本集節目將帶您瞭解台灣達成30×30目標的可行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