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長期協助弱勢團體及偏鄉,以創新科技為社會公益貢獻己力,此次運用取得國際認證的「主動式紫外光表面殺菌技術」,協協助電梯按鈕的製作,共同完成整座電梯按鈕,當住民手指觸碰電梯按鈕時,內建的紫外光源即會在表面形成如防護膜般的殺菌效果,維持電梯按鈕的消毒清潔,以創新科技達到快速消毒及杜絕交叉感染的效果,保護畢士大教養院的住民健康,同時降低清潔人力成本。此舉不但能減少傳染病的傳播風險,也讓住民們能體驗創新科技的防疫能力,透過創新科技來關懷社會。

公益科技讓台灣更美麗,量測中心究竟如何讓touch更touch?!今天的工研院小故事要透過工研院量測中心組長謝卓帆分享花蓮畢士大教養院等單位的衛改計畫,歡迎收聽。

台灣奇蹟思想起–工研院的小故事:主動式紫外光表面殺菌技術 為花蓮院生提升科技防疫力

公益科技如何讓台灣更美麗?答案就在生活的小細節裡!工研院長期致力於協助弱勢團體及偏鄉地區,以創新科技為社會公益貢獻力量。工研院量測中心團隊運用「主動式紫外光表面殺菌技術」製作電梯按鈕,當使用者的手指觸碰按鈕,內建的紫外光源即會啟動,形成防護膜一般的殺菌效果,不僅可降低清潔人力成本、維持清潔消毒,更保護搭乘電梯的使用者健康。

「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電梯,因為每個人搭乘電梯都需要接觸按鈕。這項技術主要是利用紫外線進行殺菌,當紫外線的波長接觸細菌時,會破壞細胞壁,讓細菌死亡。」工研院量測中心綠能檢測認驗證組組長謝卓帆表示,過去在疫情期間,大樓和醫院的電梯按鈕只能靠噴酒精消毒,因此團隊特別研發「主動式紫外光表面殺菌技術」,技轉給廠商開發為電梯按鈕,更免費安裝在花蓮畢士大教養院的電梯裡。

由於紫外線殺菌對眼睛、皮膚有害,無法在開放空間使用,因此團隊將紫外線封閉在玻璃表面之後,讓按鈕在每次接觸時都能維持表面潔淨,也確保使用者不因間接接觸而交叉感染,消毒效果顯著。「我們的構想是不改變電梯按鈕的原貌,在現有的規格上進行升級。」謝卓帆強調,這項技術不僅限於電梯按鈕,也可應用在門把、電燈開關、捷運公車上的握把,甚至需要按密碼的智慧門鎖上。之所以設計為需要通電,是因為紫外光雖有殺菌功能,肉眼卻很難看得見,加上使用者試用的反饋是「沒有體驗的實感」,因此團隊才加上LED燈,讓它在殺菌的瞬間發光,藉以創造更好的使用體驗。

謝卓帆回憶,最初和花蓮的偏鄉弱勢族群聯繫時,團隊總被誤會是詐騙集團。「對方說,怎麼可能會免費提供?」後來,透過花蓮市長魏嘉彥、花蓮縣議員魏嘉賢的協助,團隊聯繫到畢士大教養院,獲得教養院長的認可,才得以讓技術進駐。「傳統電梯產業為了講求安全,長期以來都比較保守,業者不願意改變電路板規格,幸好經過我們多次的拜訪、溝通和技術討論,才終於促成了合作。」

實際安裝後的使用成效呢?答案是非常好。畢士大教養院內部有兩台電梯,院生們用餐、住宿都需要搭電梯,「主動式紫外光表面殺菌技術」的電梯按鈕安裝後,院生感冒的狀況大幅減少,降幅接近九成,成效相當驚人。

當然,從公益化到商業化的過程中,量測中心也遇過不少挑戰。「推廣這項技術真的不容易。」謝卓帆解釋,其實技術研發對團隊來說並不難,但當要轉換成商業模式時,必須面臨市場第一線的真實情況,才開始發現箇中的難處。因為公共空間要付費升級,往往需要業主或政府單位的審慎評估,推動需要更多的力氣。展望未來,工研院也將持續與廠商合作技術轉移,推廣應用於醫療院所,機場等公共空間也是推廣的重點對象。

「我本身是宜蘭人,希望努力把技術回饋給故鄉。」人親、土親、故鄉親,在工研院服務近十五年的謝卓帆,將持續透過公益活動,將可行的技術帶到宜蘭、花蓮、台東等地,為偏鄉地區挹注更多資源——用公益科技,讓世界更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