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06:00
旋律輕輕唱
主持人: 謝美芳
2017/07/21
10:54
工研院資通所所長 闕志克:提高競爭力,開發出自己的技術,製造獨特功能的差異化
「Cloud OS」從2010年開始做,由於當時雲端非常火紅,工研院資通所就在雲端這塊思索要做什麼,後來最後選擇做「思想的資料中心」為研究主題。台灣在資料中心這個產業,硬體本來就做得非常好,那時工研院成立雲端中心,就決定做所謂的OS,也就是作業系統。
作業系統是管理整個資料中心,通稱「cloud data center」,故此作業系統命名為「cloud OS」。在當時這是嶄新的概念,cloud OS簡單講就是一個資料中心裡,把硬體資源儲存器、伺服器及網路的交換器,切割成一份份然後租出去,這個概念就是大家講的「amazon web service」。
現在幾乎所有新創公司或中小型公司,已很少再買硬體,創投主要用租的。所以我們當初思考,將硬體虛擬化為一個個虛擬單位,再做集合,以用多少付多少的概念,提供不同客戶需要的量,這些客戶我們稱「用戶」或「房客」。我們像房東般,出租給很多房客使用實體資料中心的資源,而不同客戶於同個實體資料中心上,性能可相互隔離且不受影響。然而人才的部分,在台灣老師不多的狀況下,導致學生也不多,因此必須重新招募人才並訓練,最終才把cloud OS做出來,在業界獲得回響。
工研院或法人在做研究時,最重要的目的是產業效益,而非一爭高下。我們有個很大的訴求點是,希望將cloud OS給台灣做硬體的廠商,協助他們轉型。而我們團隊得這個獎,也是追求產業效益,以期對台灣產業做出貢獻。真正做硬體的人,上面那層就叫系統軟體,不是APP。如果想提升硬體,就需將系統軟體這層多加著墨,經由這個角度,逐漸把整個cloud OS成果跟氣勢帶出來。為求深入瞭解,我們從大部份現在用的資料中心觀察樣貌,譬如Facebook、Microsoft、Google、Amazon等,共同點為擁有自己的資料中心。這個資料中心大部份是直接跟台灣的ODM買硬體,然後建立自己的軟體,再經營資料中心。與AT&T、Verizon、NTT、軟銀不同的是,由於Google、Mircrosoft、Amazon等擁有自己軟體及晶片,故僅採購額外需要的,而非軟硬體照單全收的方式向IBM、HP、Dell購買。cloud OS就是提供還沒有完整團隊或能力的營運者,去構築這個軟體。
2014年左右,出現開源軟體「OpenStack」,電信營運商開始嘗試使用。OpenStack與我們想做的很類似,於是我們從起源的基礎上,加入clound OS技術。未來我們希望在OpenStack space這個生態環境中,進一步提高競爭力,開發出自己的技術,結合一些零件,創造出獨特功能的差異化,與世界其它OpenStack產品互爭長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