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0~00:00
星河夜語
2014/11/05
5:03
德國科學家布勞恩因為改進無線電報的技術,得到諾貝爾獎。他發現某些金屬硫化物的結晶,具有半導體的性質。不過,距離做出礦石收音機,還有許多過程。其中某些重要的貢獻,必須歸功於孟加拉的科學家賈格迪什‧錢德拉‧玻色爵士。 玻色爵士生於1858年,家境不錯。但在那個年代,種族、種姓歧視很嚴重,而玻色爵士的父母卻非常不同。在他的回憶中,他跟父親隨從的孩子,還有漁夫的小孩一起玩時,母親總是歡迎。且由於家教的關係,他終生反對種姓歧視。 可是,他自己卻成了歧視的受害者。當他從劍橋大學畢業後,拿著印度總督的介紹信,回到孟加拉的大學當物理學教授時,卻遭到校長的打壓。當時他的歐洲同行月薪是三百盧比,印度籍教授是兩百盧比,而他卻只有一百。所以玻色爵士不肯接受,三年間照常任教卻不領任何薪水;直到校長態度軟化,補足他的薪水為止。 同時,那所大學的研究條件很惡劣;玻色爵士的實驗室面積只有兩平方公尺多,他卻研究不懈,並自費購買研究器材。其間,他從來沒想要申請專利,總是把研究成果發表,開放給全世界。後來迫於同儕的壓力,才從眾多的發明中挑了一樣,去申請了美國專利並獲得通過,竟成為南亞第一位得到美國專利的科學家。那個專利,就是1904年通過的晶體檢波器。 所謂的晶體檢波器,是利用礦石晶體,就是半導體的單向導電性,把無線電波當中的音頻信號挑出來,呈現出聲音的信號來,讓我們能夠聽到。發現了嗎?沒錯,就是因為這樣,晶體檢波器可以用來當做收音機。
此外,檢波器還有很多的功能,因此貢獻相當卓著。 而在1906年,美國科學家皮卡德的專利成果也很重要。他利用一塊矽晶體,就是現在半導體產業用的矽,然後拿一根金屬絲的尖端碰觸矽晶體,做成晶體檢波器,且發現檢波效果會大大的改善。因為金屬絲看起來有點像貓的鬍鬚,因此被稱為貓鬚。 這套技術被用來改良礦石收音機,把貓鬚透過導線跟耳機連接。藉著手柄的操作,讓貓鬚接觸矽晶體,在晶體表面滑動,直到收到訊號,透過耳機聽見聲音為止。 這項發明,賣給了數以百萬計的人用來聽廣播,促進了廣播的流行。不僅如此,它對於後來的發展更是太重要了。原來礦石收音機的收訊不好,信號往往神祕地消失,又要用貓鬚重新調整。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引發科學家深入研究半導體的性質,帶來了電晶體的發明,才有後來蓬勃的電子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