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06:00
旋律輕輕唱
主持人: 謝美芳
2021/07/05
00:29:20
陽明交大創新領航專題系列10:
陽明交大數位醫學中心 讓醫療數據聰明說話
患者來到醫院、走進診間,接著醫師開始問診、進行治療——未來這樣的醫療模式,可能會有更多數位科技的導入。陽明、交大合校至今,已有許多獨步台灣的創舉,其中之一就是將陽明校區的「數位醫學中心」和交大校區的「智慧醫療推動中心」整合為「數位醫學暨智慧醫療推動中心」,這對於醫師、患者來說有哪些好處?又會呈現如何嶄新的風貌?這個問題,由「數位醫學暨智慧醫療推動中心」主任楊智傑來回答再適合不過。
2019年8月,楊智傑主任從哈佛醫學院返台,開始在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腦科學研究所任教,他是玉山青年學者,同時是精神科專科醫師,除了臨床工作之外,也擅長生理訊號分析及智慧醫療的應用。「在醫療大數據中,人工智慧扮演著關鍵角色,我們的任務是建構出真正的智慧醫療模式。」楊智傑主任指出,智慧醫療的優勢是讓醫療人員在短時間內判讀、解析龐大的資訊量,讓數據導入臨床流程,形塑更好的醫療環境。
楊智傑主任自2002年從醫學系畢業,當時在醫院實習的經歷,讓他深有所感。他回憶,當時世界上已有許多先進國家的醫學院開始進行資料數位化工作,包含生理訊號、心電、血壓、血糖等數據,不但已經存放在雲端,更分享到了全世界,開放使用者進行分析研究;但環顧當時的台灣,患者的各類生理數據、病歷資料都還是紙本形式,電子病例亦尚未普及,從實體紙本轉為數位模式,至今可說是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
「後來台灣走向數位化階段,有了這些醫療數據,我們就能利用演算法加以分析,轉化成能夠幫助醫師診斷、評估的指標。」楊智傑主任回顧自己在第一個醫學專科工作時,腦疾病患者還很仰賴醫師的問診、觀察,真正能夠「客觀地」幫助診治的工具其實並不多,但他想到一個突破盲點的方法,那就是「睡眠」。楊智傑主任說明,睡眠障礙、睡眠品質不佳會造成大腦功能失調,若能搜集患者睡眠時的心電訊號、腦波、呼吸等各種生理數據,藉以觀察交感、副交感神經的變化,再對應到睡眠的腦波分析,就能精準找出患者的腦部疾病問題。於是,他建立了一個模型,請患者將睡眠配戴的機器帶回家使用,讓機器自動將生理數據上傳到演算法伺服器,同時進行睡眠狀況的分析。
這些經驗,對於後來的AI醫療很有幫助。楊智傑主任致力於數位醫學、智慧醫療的推動,堅信若要培育智慧醫療人才,必須從教育著手,而現在就是最好的契機。在推動「數位醫學暨智慧醫療推動中心」的過程中,雖然總有人質疑既然陽明、交大兩校都有資源,為什麼非得合校才能合作?但他認為,重點並不在於是否合校,而是這些工作究竟要做到什麼程度,才能真正為台灣醫療產業帶來好處?以陽明交大得「醫師工程師組」為例,這個系組的目標是找出有特殊興趣的醫療人才,讓學生能以臨床訓練、醫學知識為基礎,加上電機資訊相關的知識技術,成為優秀的醫療人材。「這並不是要讓醫師去當工程師,而是讓他們具備更多能力,知道有哪些技術可以幫助醫學量測,進一步改變臨床流程,對患者有更好的照顧。」楊智傑主任指出,有些疾病的病灶沒有腫瘤、出血等外顯症狀,肉眼很難觀測出來,若能藉由臨床大數據、讓視覺化的影像分析說話,就能精確指出某個疾病與某個病灶有關聯,幫助醫師更清楚地為患者解釋病情。
「所以,很多研發都來自實際的需求。」電機資訊技術能偵測患者的生理訊息,不僅止於傳統的血壓、心電圖,未來也將包含利用非接觸的掃描技術獲得更多數據,這些都將成為臨床上的可用資源。只要在上傳雲端前將數據「去連結」、「去識別化」,未來各方研究團隊就可進行各種運用,臨床上也能持續研究,對於校內的師生也有益處。從學術界走進診間,再從臨床回到教學現場,楊智傑主任的數位醫學、智慧醫療知識已經製作為線上課程,學生可隨時學習、回放複習,搭配實際的臨床資料和案例分析,進一步思索執業之後可能面對的職場樣貌。
於是我們瞭解了,「運用科技解決問題」的能力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學生必須知道臨床上「有哪些難題需要被解決」——這是楊智傑主任對陽明交大學子的期許,也是一個必須不斷推敲解答的問題,而這條推動智慧醫療與數位醫學的路,他會繼續努力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