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0~04:00
旋律輕輕唱
主持人: 劉馬利
2017/09/08
53:05
在南歐,在聲樂曲的領域雖以發展歌劇及獨唱藝術為主流,但巴斯克自治區的合唱水準相當亮眼,他們每年十月固定舉辦年度最盛大的合唱比賽Centro de Iniciativas de Tolosa,就是合唱團與作曲家最佳的國際交流平台,優秀作曲家輩出,Javier Busto (b. 1949) 的作品使用巴斯克當地的音樂語彙,反映巴斯克人的生活及對於民主自由的渴望。
以下以伊比利半島地區的作品逐一介紹。首先是艾伯丁 (Josu Elberdin, b. 1976)《普世大地,請向上主歡呼》Jubilate Deo Omnis Terra。 從混合利底安調式 (Mixolydian) 出發,級進的音型連貫全曲,舞蹈式的三拍子與莊嚴神聖的二拍子,交織出多采多姿旋律節奏,可謂「興於詞,立於喜,成於歌。」與兩千年前《論語》所提到的:「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不謀而合。 歌詞摘錄自《聖經》〈詩篇〉第一百篇,作曲家艾伯丁出生於巴斯克自治區的帕賽阿市 (Pasaia),是活躍於國際間的作曲家、指揮家,作品風格多元。此曲回歸文藝復興時期的無伴奏經文歌風格,合唱團分為八個聲部,以音程密度的緊湊與開離、和聲音響的豐厚與清澈、音色表現的黯淡與明亮,再以速度及拍號的轉變營造情緒的轉折、用持續的低音支撐高音的旋律,產生量與空間的立體感。
由於伊比利半島為天主教國家,所以合唱音樂的極短篇《聖母頌》絕對為音樂家所趨之若鶩的 相信「母儀天下」的最佳表率,非聖母瑪利亞莫屬。自古以來是諸多作曲家的必寫曲目,於是各式各樣匠心獨具的《聖母頌》(Ave Maria) 經文歌紛紛產生。不論是以滿心雀躍滔滔不絕的頌揚,或是平靜如水深沉的冥想,皆出自於一顆敬虔的心,感念聖母瑪利亞無私的奉獻,與《禮記》中的「其敬心感者,其聲直以廉。」不謀而合。
「聖母頌」是羅馬天主教會的祈禱文,意思是「向瑪利亞致敬、讚美」,歌詞節錄自新約《聖經》〈路加福音〉中,天使加百列 (Archangel Gabriel) 及伊莉沙白 (Elizabeth) 用吟唱的方式在向世人宣告瑪利亞懷胎的喜訊。最早出現在10世紀的天使報喜節 (天主教節日,在每年的3月25日),以輪唱的形式呈現,15世紀開始在彌撒中已是固定的祈禱儀式,但歌詞的使用可隨作曲家的需要再加入新的文字,所以每首《聖母頌》的歌詞會有所出入,直至16世紀後,教會所使用的《聖母頌》歌詞,才是我們現今所常看到的歌詞版本 (如下),但歌詞內容的擷取仍會因作曲家而異,有時會除了保留原本的歌詞,再填入新的歌詞。
Ave Maria, Gratia plena. Dominus tecum. Benedicta tu in mulieribus, Et benedictus frutus ventris tui, Jesus Christ. Sancta Maria, Mater Dei. Ora pro nobis peccatoribus Nunc et in hora mortis nostrae. A man. 萬福瑪利亞,妳充滿聖寵,妳在婦女中受讚頌,胎中也受祝福的果實, 妳的親生子耶穌同受讚頌 神聖瑪利亞,神的母親,求妳現在和我們臨終時 為我們罪人祈求天主。阿們。
音樂部份亦然,保留傳統的素歌旋律,可用定旋律 (Cantus firmus) 或是以複音或是主音音樂呈現,然後再加入全新的創作。 正因為經文歌比彌撒曲在音樂的表現上較為自由,每位作曲家的《聖母頌》皆有不同的風格和姿態,以下四首《聖母頌》就是最佳例證,「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藉由這四首「音樂極短篇」揉合虔誠的幽微內省,是作曲家們自身的謙卑隨筆。
漢德爾 (Jacob Handl or Jacob Gallus, 1550-1591)的《聖母頌》: 在古老的素歌中迴盪、模仿,在和聲式的結構下,每顆音符粒粒分明,在阡陌交錯的聲線中,預示威尼斯樂派風格的到來。漢德爾將行之有年的「定旋律」技法拒於千里之外,以主音風格 (homophony) 與歌詞意義緊密互動,是清晰且流暢的朗誦。 先以素歌吟唱「萬福瑪利亞」(Ave Maria) 開始,之後再以雙聲部與四聲部緊密接合,代表緊緊跟隨聖母,是為佛蘭德斯樂派 (Flenders School) 最常用的繪詞法 (word painting)。之後轉為三拍子節奏,像是回音般的重覆兩次,「神聖瑪利亞,神的母親」(Sancta Maria, Mater Dei) 及「求妳現在和我們臨終時」(Ora pro nobis peccatoribus),用強弱對比來製造空間聲響,已預示了巴洛克風格的雛型。
值得注意的是,1913年被西班牙音樂學家誤植為西班牙文藝復興時期作曲家維多利亞 (Tomás Luis de Victoria, 1548-1611) 的作品,直至2001年阿根廷音樂學家米格爾․楊 (Andres Miguel Jan) 在漢德爾手稿中發現這首曲子,經過多番的比對、分析、研究,終於推翻多年來積非成是的誤解,「漢德爾」的名字終於可正大光明的出現在樂譜中,只是他的名字必須還要與「維多利亞」共存一陣子。(樂譜上皆需註明這首曲子原先被誤認為是維多利亞的作品,為了怕混淆起見,作曲家部份都會特別加以說明及正名。)
沙拉索拉 (Xabier Sarasola, b. 1960)的《聖母頌》 級進上下行在主音風格裡不斷延伸,在三拍子中產生和聲式律動感,如聖詩般彌漫著溫暖與柔和,作曲家沙拉索拉,生於巴斯克自治區的貝亞賽恩 (Beasáin),同時他也是一位指揮家、鋼琴與小提琴教師。 男低音在前16小節以主音唱出持續低音-降D音,規律的每小節一音,重覆四次「萬福」(Ave),每四小節在降D音上加上降G音,以完全四度強調聖母瑪利亞的純真無瑕,為此樂段的基石。直到「妳在婦女中受讚頌」(Benedicta tu in mulieribus) 節奏才改變,不斷用和聲的張力來開展,中段「神聖瑪利亞」(Sancta Maria) 為此曲的最高潮,最後在四個聲部依序出現「為我們罪人祈求天主」(Nunc et in hora mortis nostrae),恬靜優雅的終止於「阿們」的和聲中。
伊爾德 (Daniel Elder, b. 1986)的 《聖母頌》 在每一個不和協音程裡,是音響色澤的實踐;聲部與聲部之間的對話,是美學的證據;音樂與文字盡頭的無限寬廣,是敬畏的開端。 只要歌詞有「萬福瑪利亞」就將音程向下堆疊並將音域拓寬,來表現絢麗的開闊,曲子一開始,八個聲部分為以三度及五度下向堆疊,在泛音定律下產生驚豔的、具統整性的聽覺效果。之後在和聲式及流線型的旋律中吟唱,在調式與調性中遊移,感受到聖母慈愛的光輝。
此曲於第48屆托洛薩合唱大賽 (Tolosa Choral Contest) 中由安德魯․克雷恩 (Andrew Crane) 指揮西卡羅萊納大學室內合唱團 (East Carolina University Chamber Singers) 擔任首演,頗獲好評。
坦伯頓 (Mark D. Templeton, b. 1974)的《聖母頌》 古老音樂元素的重現、回歸,在素歌的平行旋律、假低音的六和絃垂直律動 ,在此聽見時空的迴響。坦伯頓是美國作曲家、假聲男高音歌手,作品風格充滿新浪漫主義風格 (Neo-Romanticism),對早期音樂及非洲民族音樂鑽研甚深。 歌詞取材自於西班牙加泰隆尼亞自治區 (Catalonia) 所發現的中世紀手抄本,與前述的常用版本有所出入。音樂風格回歸素歌,但旋律並非出自於手抄本,為全新的創作,使用單一的旋律音型,呈現如風一般的流動感。
歌詞 Ave Maria, Gratia plena. Dominus tecum virgo, serena. Tu parvi et magni. Leonis et Agni. Salvatoris Christi. Templum extitsti. Sed virgo intacta. Tu floris et roris. Panis et Pastorris, Virginum et regina, Rosa sine spina, Genitrix es effecta. 萬福瑪利亞,充滿恩典,上帝與她同在,尊貴的童貞女子, 強大而卑微,如同獅子及羔羊。 妳是救主耶穌的聖殿,妳是貞節無瑕的, 妳是花朵與露珠,是糧食與牧羊人,是童貞女與女王, 一朵無刺的玫瑰,妳成為一位母親。
此外,人聲阿卡貝拉的表現也非常亮眼,最具代表性的為B Vocal.
※本節目由文化局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製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