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
發佈時間:2020/12/09
-
總長度:00:27:29
單集介紹
立即行動
觀樹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洪粹然:「台灣西南沿海地區因為超抽地下水,造成嚴重的地層下陷,衍生出洪災威脅,它是一個不可逆的環境議題。希望各位聽眾有機會直接跟友善養殖的漁民,訂購不抽地下水、純海水養殖的文蛤、白蝦等漁產品,你正確的消費行動,將可減緩台灣西南沿海地區地層下陷的危機!」
島嶼報告
成龍溼地位於雲林縣口湖鄉台61縣南側,原本是一片農田,由於地層下陷,加上民國75年韋恩颱風及85年賀伯颱風引發海水倒灌,造成村內有大約60公頃的農地變成了溼地,至今海水還沒從這片土地上退去。海水淹沒了原本的農田、魚塭與墓地,魚蝦蟹類與底棲生物自然繁衍,吸引候鳥前來棲息。學者在成龍濕地觀察到120種鳥類,魚類、甲殼類、貝類則共計77 種。
由上集關渡國際自然藝術藝術季的案例,我們看到,藝術不僅是作品的美而已,更是一種手段,讓我們可以透過藝術家的眼睛、透過藝術轉化的手法、透過作品,更深刻地認識這片土地,包括環境、歷史、文化。同時,藝術也可以是社區參與、環境教育的一種方法,如觀樹教育基金會從2010年進行至2019年的「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節」。
成龍溼地位於雲林縣口湖鄉台61縣南側,原本是一片農田,由於地層下陷,加上民國75年韋恩颱風及85年賀伯颱風引發海水倒灌,造成村內有大約60公頃的農地變成了溼地,至今海水還沒從這片土地上退去。海水淹沒了原本的農田、魚塭與墓地,魚蝦蟹類與底棲生物自然繁衍,吸引候鳥前來棲息。學者在成龍濕地觀察到120種鳥類,魚類、甲殼類、貝類則共計77 種。
但是,對居民而言,田地被海水淹沒之後,無法從事生產,因此對溼地多有怨懟。雖然農委會有休耕補助方案,但休耕補助要求農地必須種植綠肥或景觀作物,但成龍溼地的土地根本無法種植,不符合休耕補助的領取資格。
2005年,林務局評估提出了解套方案,名為「生態休耕」。林務局發現,這片濕地區塊完整,與嘉義的鰲鼓溼地距離近,有生態復育的潛力,因此提出生態休耕措施,租用農地,讓當地的生態持續演替、自然發展。接著在2009年,林務局進一步邀請觀樹教育基金會進駐成龍村,進行「成龍濕地社區學習參與計畫」。
進駐之後,觀樹教育基金會以「向濕地學習」為計畫核心,推出「成龍溼地三代班」的概念,進行長期的社區陪伴與環境教育。執行長洪粹然指出,希望透過這個計畫,先從成龍村的小朋友開始,向上連結父母、祖父母共三代人,建立伙伴關係,與基金會共同學習、成長。
首先,基金會在辦公室所在地成龍國小成立「成龍濕地偵探社」,讓小朋友當小偵探,辦公室成員則是大偵探,大小偵探將一起偵察和溼地有關的所有事情。透過任務單的設計,讓小偵探對在地環境、生物、歷史進行調查,不止跟家裡長輩互動,也讓家裡面的長輩知道基金會的存在。
針對父母這一輩,基金會也舉辦了讀書會,連結彼此。雖然讀書會成員不多,但其中好幾位成員都成為了社區解說員,包括現在的社區理事長也是讀書會的成員。此外,因為口湖鄉是臺灣文蛤養殖的重鎮,基金會也率團到其他縣市進行文蛤養殖參訪、交流。
因為成龍村中有一些外籍配偶,基金會也推出長青食堂,讓這些新住民媽媽們以烹飪進行交流,煮好的餐點讓社區長輩們作伙來呷飯。原本長青食堂每個月舉辦一次,現在則由成龍社區發展協會接手,發展成每周一至周五天天供餐。透過上述活動,基金會把社區的老中青三代,全部連結起來,一同參與一同學習,因此命名為「成龍濕地三代班」。
「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節」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目的是希望帶進更多社區長輩的參與,也希望藉助藝術家的眼睛,讓村民看到這片土地之美,進而對溼地產生連結、感情,扭轉對濕地的印象,讓濕地變成社區發展的機會,而不是絆腳石。
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節的藝術創作都必須融入成龍溼地的生態意象,而且藝術家所使用的創作媒材必需儘可能就地取材,如使用竹子、樹枝、漂流木、蚵殼等素材,連使用的工具都是來自村裡的各個家庭。洪粹然執行長表示,這些素材都會自然分解,回歸土地,因此環境藝術節重視的是眾人的參與過程,而非最後的結果、作品。
藝術節向全世界藝術家徵件,獲選邀請將來到成龍村21天long stay,將遞案時的草圖實際建置為裝置作品。藝術家來到成龍村之後的食衣住行受村民極大的幫助,如製作期間有藝術家需要瞭解傳統插枝養蚵的方法,村子裡的長輩就很熱心地拿了竹子和蚵殼,為藝術家解說、示範;也有村裡的阿伯看到藝術家很生澀地削著竹子,主動上前幫忙。社區居民的參與感,隨著藝術季一年年的舉辦而活絡起來。
洪執行長在節目中分享了一個故事:2015年德國藝術家Roger Rigorth建造了作品「水核心」,引起許多攝影攝影愛好者來到成龍村,每天傍晚都可以看到許多相機「大砲」架設在溼地旁捕捉美景,讓居民十分訝異,這片他們認為是荒廢無用的土地,竟然吸引了這麼多人千里迢迢來此拍照留念,讓他們對溼地徹底改觀。但不巧,當年多場颱風,讓水核心部分毀損,村民看不下去又捨不得,主動修復了這個作品三次。
這件事成為在地人主動參與藝術節的起點——2016年,村民主動遞案,進行藝術創作。一群阿公和社區志工一起在以往的牛車路上,搭建了一座名為「連結」的橋,不僅是對往昔美好田園生活的回憶,更承載了在地的情感。隔年再次設置作品「再生」,在水核心的原址,運用水核心廢棄的竹材,搭造成美麗的線條,搭配夕陽西下時的水面倒影,就像是種子圈成一顆心,象徵果核裡的種子在溼地中發芽生根。
這樣的轉變極為難得,原本老一輩人不准小孩到濕地,說「這裡有鬼」,但在三代班與藝術季的推動後,居民對濕地的看法有了180度的轉變,也更願意主動參與社區事務。因此,當初基金會設定希望透過藝術季,讓村民與濕地產生連結、產生情感,進一步有自信來面對社區的困境,這個階段性的目標已經完成,再加上了環境藝術節的籌辦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如果只為辦活動而辦活動,徒然消耗人力與資源,因此十年之後,藝術節暫停舉辦。
執行長表示,基金會未來將持續投注心力在地方產業、友善養殖的推動,如面臨地層下陷問題,基金會建造海水養殖池,希望透過改變養殖技術,建立友善環境的文蛤產業,但是居民多數觀望。另外因為文蛤為一次性收穫,若收成好一池有三四千斤,這麼大量的文蛤要趁新鮮立刻販售,也是一大挑戰。
「風頭水尾」的口湖鄉成龍村,曾經放棄希望;經過十多年探索,地方逐漸重拾元氣。這樣的轉變不是兩三年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長期來經營、蹲點,不是上對下,而是把社區的所有人都變成夥伴,圈在一起,共同參與、共同學習,在五年、十年之後,改變才會破土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