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單集介紹

關渡,位在淡水河與基隆河匯流處的東岸,在堤防內的關渡自然公園,是台北市轄區內碩果僅存的濕地環境與候鳥棲地。1980年代,不肖人士在此傾倒廢棄的大型垃圾、鋼筋廢土,生物種類迅速減少,保育人士要求政府在此成立保護區。終於在經1996年,關渡自然公園成立了,並從2001年起委由台北市野鳥學會經營管理,作為保育、教育、休閒及研究的場所。

每年秋末入冬的10月至12月,「鬧熱關渡節」、「臺北國際賞鳥博覽會」、「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三個大型活動,在關渡地區齊聚一堂,熱鬧登場。其中「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原名「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自2006年起舉行,是臺灣第一次在自然公園舉辦大型自然藝術活動,今年剛好是15週年。

談起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的誕生,策展人韓筱賢表示,起因為2003-2005年的禽流感。隨著候鳥遷徙,當時在東南亞發生人類感染致死的H5N1型禽流感疫情,並從東南亞國家蔓延到中國內地、西伯利亞、土耳其;而在台灣,觀鳥勝地關渡自然公園也大受影響,人們不再親近溼地。為了吸引觀眾回流,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便在2006年舉辦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節,延續至今。

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有許多特點,首先,是藝術家運用自然素材進行他們的藝術創作。例如馬來西亞藝術家陳抒漫的作品《破土》,就是以竹子為主材料,在園區內的「鳥浴池」打造出一隻破土而出的魚,我們仔細一瞧,魚體裡面有著許多鵝卵石,似乎是象徵孕育生命的魚卵,石頭中間長出一株植物,被魚嘴投射下來的陽光滋養著,生機勃勃。這個作品以自然素材,連結關渡自然公園與藝術家兒時漁村的記憶,傳遞出與生態環境共生共存的概念。

藝術季的第二個特色,便是藝術家在關渡自然公園現地創作,而不是在工作室裡做好了作品再帶到園區設置。今年十月,藝術家便來到關渡自然公園,花了3週的時間與志工共同進行創作,如藝術家陳麗玉的《隱.覓》,以濕地黏性極高的土,在草皮上形塑出一隻大型蝴蝶,志工們取來了園區裡面的樹枝、貝殼、種子,在蝴蝶的身上打造出不同的紋路;蝴蝶的軀幹則以濕地的蘆葦編織成一艘船,讓觀眾可以躺在上方,享受陽光與蟲鳴鳥叫。「蝶隱身於大地,君隱身幻化為蝶」,藝術家以這個共創的作品,尋求與自然的融合與共生。

在創作進行前,管理處更安排三天帶領藝術家實地走訪關渡自然公園,讓藝術家選地作品的設置地點,並依照環境的實際狀況,調整作品的尺寸、方位,開始進行創作。藝術家王彥臻就來到園區裡面,相中了海岸林區的孟加拉榕樹,她還擁抱了榕樹,取得樹木的同意。她在回收木板上挖出了一個一個眼睛,帶領志工用毛線編織成我們的記憶,放在眼睛的眼珠位置,最後綁在這些孟加拉榕樹上,好像這些榕樹也看到了我們這些觀眾的生命故事,心底最深處的故事。

因為許多作品裝置較為巨大,觀賞者可以被作品包覆,如藝術家趙書榕的《雕刻時光—身體&記憶&流動》,在解說站小屋中以麻繩編織成了巨大的捕夢網,並延伸到屋外;網子上也綁上了27種自然素材:孔雀蛤與九孔的殼、阿勃勒的果實、許多乾燥花等,其中有五個大型種子內部藏有小型揚聲器,循環播放著關渡平原鳥類的叫聲、關渡居民的聲音,加上貝殼因風相互碰撞的聲響,營造出一個豐富的感官體驗:觀眾不只用視覺看,還可以用耳朵聽,更可以用觸覺來觸碰作品,感覺不同材質的紋理、硬度、觸感,以最原始的感知來觀察和探索世界。

另外,藝術裝置的創作過程也重視公眾參與。每年管理處都會募集志工,協助藝術家進行創作,今年便募集了約90位藝術志工,許多志工還會適時給予藝術家不錯的建議,可說是「高手在民間」。像是廖柏森的作品《關渡考古學Ⅱ–出土》以竹子、泥土、麻繩打造出一間小屋,屋外的牆上有著許多此地出土的廢棄物,如輪胎、鋼筋,而屋內的牆壁則貼滿了以往關渡平原的相關新聞報導。藝術家將過去深藏在地下的歷史,往上堆疊顯現,如同新的地質層。在作品的設置過程中便有志工給予許多搭建的建議,讓這棟小屋能夠更穩固。

今年是藝術季第15年,也是關渡自然公園成立20周年,本集節目邀請2020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策展人韓筱賢,與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公共事務處主任施懿娟,一同到今年的展覽現場欣賞關渡之美,並透過藝術裝置,以不同的方式、角度與視野,來觀看自然,與自然對話。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