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單集介紹

立即行動

紀錄片導演梁皆得:「拍鳥是一種樂趣,是一種享受,但現在有很多人會用誘引的方式,例如回播鳥的叫聲、用食物吸引鳥類,但是這些都不是親近自然的好方式。如果我們到戶外去,建議靜靜地坐著等鳥,鳥也會過來,我們拍到的畫面會更自然,也會讓人更喜歡。」

島嶼報告

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為長期監測全球黑面琵鷺度冬族群的趨勢與狀態,每年一月間舉行,由香港觀鳥會發起,串聯東亞與東南亞各地同部進行調查,涵蓋台灣、南韓、日本、中國、香港、澳門、泰國、柬埔寨等。「2022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的成果顯示,全球黑面琵鷺族群已來到6,162隻,其中在臺灣共記錄到3,824隻,再次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其中嘉義地區的黑面琵鷺數量成長最為明顯。過去不常有黑面琵鷺度冬的縣市如桃園、花蓮、台東等,也都發現有零星個體度冬,顯示黑面琵鷺數量不只上升,度冬範圍也明顯持續擴張。

黑面琵鷺的倩影、守護黑面琵鷺的人們,就在紀錄片《守護黑面琵鷺》!

台灣影史首部院線上映的黑面琵鷺生態紀錄片《守護黑面琵鷺》,是資深紀錄片導演梁皆得跨越30年的最新作品,帶領觀眾觀看黑面琵鷺在不同國家的棲息樣態,與各國攜手保育黑面琵鷺的動人故事。

與梁皆得導演前作《老鷹想飛》、《尋找神話之鳥》相同,本片不僅拍鳥也拍人。透過人稱「黑琵先生」的攝影家王徵吉,拍攝黑面琵鷺的生涯歷程為敘事主軸,逐漸串聯起台灣、日本、韓國、中國、香港等地長期關注黑面琵鷺的學者跟保育人士,呈現出東亞各國對黑面琵鷺的共同守護。

《守護黑面琵鷺》以「黑琵先生」王徵吉拍攝黑面琵鷺30年的歷程為敘事主軸,串聯起東亞各地長期關注黑面琵鷺的學者跟保育人士。(照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專情黑面琵鷺三十年的王徵吉,因1992年底曾文溪口黑面琵鷺被槍殺事件,全心投入黑面琵鷺生態保育推廣工作。但1994年,他和妻子在南非拍攝非洲琵鷺的途中發生意外,與妻子天人永隔,內心懊悔不已,隔年在親友鼓勵下重新出發。王徵吉說,拍攝黑面琵鷺,是他和過世妻子的約定。

即使罹患癌症,王徵吉老師也堅持不懈拍攝黑面琵鷺,主治醫生也認為,他的樂觀是成功抗癌關鍵。(照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隨著導演與王徵吉老師的足跡,從台南七股、日本福岡、中國遼寧形人坨、緊繃的南北韓交界停戰區,黑面琵鷺的棲息與繁殖情形也逐步清晰。

2022年全球黑面琵鷺同步普查統計,黑琵數量有6,162隻,其中在台灣共記錄到3,824隻,再次創下歷史新高紀錄。但牠們並非就此高枕無憂,保育之路仍然持續繼續下去……

現在就讓我們跟著紀錄片導演梁皆得,回顧《守護黑面琵鷺》的拍攝故事。3月24日起,《守護黑面琵鷺》將於院線放映,也邀請您走進電影院,欣賞黑面琵鷺的美麗身影。

《守護黑面琵鷺》關注黑面琵鷺的處境,也反思棲地保護、人鳥和平共存等諸多議題。(照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守護黑面琵鷺》帶您一窺黑面琵鷺繁殖地的神祕樣貌,更探討這群嬌客們面對棲地逐漸喪失的艱困處境。(照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老鷹想飛》導演梁皆得耗時30年推出最新作品《守護黑面琵鷺》。(照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林務局長林華慶、中央社董事長劉克襄、國健署前署長邱淑媞、中華鳥會理事長方偉宏、緯創人文基金會執行長周文玲、生態攝影家王徵吉、屏科大教授孫元勳,與日本黑面琵鷺專家松本悟共同參與首映。(照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