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單集介紹

立即行動

金門縣水產試驗所技工成勇生:「因為現在鱟的族群已經很少了,如果大家有機會看到、抓到,請盡量用愛護的心態對待。如果真的抓到鱟,可以送到研究機關進行後續的飼養或繫放。如果遊客在海灘看到小鱟,也請靜靜地觀察,不要去抓牠,要愛護牠。」

島嶼報告

金門縣水產試驗所於1968年成立,從事經濟魚、貝類繁養殖試驗、魚病防治、海洋資源、生態環境調查、漁業基礎科學研究、水產食品之研發及漁業技術輔導諮詢服務等工作。園區內設有鱟生態文化館,陳列金門海域的海洋生物標本及傳統養殖模型,主要展示有4億年歷史的活化石——鱟。

6月20日是「國際鱟保育日」,你對這種活化石生物「鱟」瞭解多少呢?

鱟是一種海洋底棲性無脊椎動物,屬節肢動物門,肢口綱,劍尾目。根據學者研究,鱟存活在地球上已超過4億年,歷經數次氣候環境劇烈變化,至今仍保持以往的樣貌,所以才會有「活化石」的稱呼。然而近年鱟的數量大減,是極需受到保育的動物。

於小金門上林海灘觀察到的活體雉鱟,由體型大小判斷為7齡。

鱟的身體構造可以分為三部分,包括外觀有如鋼盔的頭胸部、有銳刺的腹部,與尾節。在成體之前,雄鱟與雌鱟的外觀沒有太大的差異,一直要等到成體才會有明顯的差別,包括雌鱟體型較雄鱟大、雄性個體頭胸甲前緣有一凹陷,且第二及第三對步足特化為鉤子狀,以讓雄鱟更能貼合併抓住雌鱟的頭胸甲。

金門縣水產試驗所同仁正為一隻雌鱟進行標記作業,記錄其體重及胸寬,並於尾節以藍色及白色熱塑膜包覆。個體野放後利用再補獲方式,調查移動路徑及棲息地。(照片提供:金門縣水產試驗所)

金門縣水產試驗所技工成勇生老師指出,如同其它的節肢動物,鱟是脫殼之後長大的,每脫一次殼便增加一齡,體型也增大為1.3至1.4倍。鱟的棲息地點與年齡有關,通常稚鱟是生活在海岸泥灘地,當長到了身長10公分左右,就會離開潮間帶往較深的海域移動。再經過幾年變成了成鱟,此時雄鱟就會找雌鱟配對,於繁殖季節時游到海邊,在沙岸產卵。

金門縣水產試驗所於今年5月9日至11日,在金門本島烏沙頭、南山、北山、田墩、西園,烈嶼鄉上林,以及金城南門雄獅堡,共放流15萬尾三棘鱟苗。(照片提供:金門縣水產試驗所)

鱟的生存遭遇到許多挑戰,最主要的就是棲地問題,成勇生老師表示,如海岸的人工建物改變海流漂砂、中國抽砂船造成潮間帶泥化、互花米草入侵等,皆會對鱟的棲息造成嚴重危害。因此,從2000年以來,金門水試所皆以人工繁殖方式,培育出1至2齡的稚鱟並進行放流作業,希望能增加鱟族群的豐度。

無「鱟」為大!在國際鱟保育日,就讓我們跟著金門縣水產試驗所技工成勇生老師來認識鱟,保護鱟的存活。

為補充鱟的野外族群數量,每年金門縣水產試驗所皆自行育成1至2齡之鱟苗,進行放流作業。(照片提供:金門縣水產試驗所)

金門大學海洋保育社於金門縣水產試驗所辦理三棘鱟環境教育活動,透過參訪、桌遊等方式,認識鱟的棲地、生態、演化史及醫學內毒素試技應用價值。(照片提供:金門縣水產試驗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