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收聽
20:00~21:00
與歷史對話
節目動態:與歷史對話
主持人: 李家同 袁常捷
從發電機、電磁學開始,人類開闢了一個飛速進步的領域。我們無法想像汽車引擎、土木工程、或農業生產,可以在五十年間進步「幾十億倍」!但對於電晶體技術的進步而言,這卻是擺在眼前的事實。也因為這種飛躍式的進步,今天我們的一支手機,運算能力之強,可能遠超過幾十年前一棟房子大的超級電腦!
從真空管、半導體、電晶體到積體電路;從發電機、收音機、電腦到手機。請跟我們走進這段人類偉大的科學史,見證相關領域的進步,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
居禮夫人,這位家喻戶曉的科學家,名字其實叫做瑪麗‧居禮。
2018/09/20 (星期四) 5:00
您在半導體產業新聞中,常聽到的20奈米、16奈米這些名詞,指的都是晶片上電路圖的「線寬」。
2014/12/24 (星期三) 5:52
用光罩製作積體電路,也就是IC,會面臨光罩設備相當昂貴的問題。
2014/12/17 (星期三) 6:04
從過去半導體的65奈米世代,到現在您常聽到的20奈米、16奈米,指的都是晶片上電路圖的「線寬」。
2014/12/10 (星期三) 5:57
貝爾是電話的發明人,因此貝爾實驗室的老本行,就是研製電話交換機和電纜等設備。
2014/12/03 (星期三) 5:15